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略通岐黃

一碟鹽水煮的黃豆(北方稱呼,學名是“大豆”;而“大豆”在北方一般是用來稱呼“蠶豆”的)加了些許的孜然,稍是晾的涼了一些;一盤兒肥嫩、帶骨的,用辣椒醃製後燒出來的羊蠍子……在大家都吃素,捨不得吃肉的時候,這一盤肉一下子就將眾人的目光都聚了過來,張天野隨意的夾了一筷,入口極佳——當然,是肉本身的質地好。不是催長出來的,烹飪的手法倒是不重要了。

“唔,這肉不錯……”張天野指點著菜,說:“嘗一嘗,比你那人工催出來的肉好吃。味兒也更重一些……”

風塵稍掀開了帷帽前的白紗,一撩,便掛了兩邊,又摘了面紗,便夾了一塊肉送進了口中。筷子和肉,皆穿過了一層頭套,以實化虛。嚼了一下,說:“肉的確不錯……”跟著又嚐了幾口黃豆,吃了一筷子豆腐。

周圍的食客只見祂掀開帷帽、摘了面紗,卻依然看不清楚風塵的面容,只是感覺隱隱約約、模模糊糊,可偏偏又不感覺這有什麼怪異……等著風塵吃了幾口,重新戴上了面紗、放下帷帽上的一圈長紗之後,竟是絲毫想不起來剛才看到的,模模糊糊的,風車的臉。安落、韓莎、王佳樂也開始吃。吃了一陣,張天野便看了一圈,慢條斯理道:“都看什麼?沒見過吃肉啊?沒見過,自己要一盤兒……老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老闆抄著手,站在櫃檯後面。帶著一頂氈帽,兩耳還護了毛茸茸的耳娃子。留了一條上挑的,像是阿凡達一樣的八字鬍,笑容可掬:“是,是,客官說的是。剛那個糙漢,要不我讓夥計拖出去?”

他的鬍鬚很有“特色”,但實際上這樣的鬍鬚,卻很普遍、常見,諸如《陸小鳳傳奇》中的陸小鳳一樣,被人稱為“四條眉毛”,真要是在這一個時代尋找,那隻怕能找出幾百萬的四條眉毛出來。魯迅在自己一篇有關鬍鬚的雜文中講過,這樣的鬍鬚實際上是一種漢唐風貌,是從古代遺留的人物畫作中,可以考證出來的。反倒是那種溫順的,電視劇中玉皇大帝的上唇那種向下順的鬍鬚,並沒有多長的歷史——當然,魯迅當時要寫的,並不是鬍子本身,而是從留鬍子的各種言論,引申出來的一些東西。張天野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拖出去死外面了……”

店內:……

剛才,五人中最小的一個那一筷子可看不出什麼“好生之德”來,一根筷子直接沒入了有一寸長,這會兒還在人的額頭上插著呢,屹立的如同一根旗杆一般。

且剛才那穿著帷帽的白衣女子怎麼教育孩子的?可也不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是要如何讓這根筷子在插進去之後,還要尋找空隙,直接穿進腦子裡——這十足十是奔著“致命”二字去的。

信了你奶奶個腿……一根腿毛都不能信!

“啊……”地上,昏迷的糙漢醒過來,騰的一下坐起來,哇呀大叫一聲:“我死了,這是——”最後一個“哪兒”還沒有來得及出口,就看清了周遭。見著自己還在店裡,新來的一桌人也還在,加之也沒個疼勁兒,便以為剛發了一個夢——酒也醒了差不多了,醉酒的時候自己說了什麼,自己也不清楚。

響起被人飛了筷子,他抬手就朝著額頭一按——

“嗷——”

筷子是真的,就長在額頭上,輕輕一砰,整個傷口都疼起來,火燒一般。周遭的看客看他呲牙咧嘴又滑稽的樣兒,簡直有些笑的忍不住。掌櫃的瞥了他一眼,說:“既然醒了,就明些事……以後莫得罪人了。”在掌櫃的看來,額頭上中這麼一下還活蹦亂跳的,更多的應該是一種運氣——指望王佳樂那麼小一個孩子下手有分寸……想多了。只是,他不懂得,這的確就是王佳樂的分寸:

不然這一筷子戳的地方就不會是額頭,而是咽喉、眼睛——過咽喉,則必然喪命,側一些,穿過頸部動脈,也致命;過眼睛,一觸就殘,以後也便是一個獨眼龍了。反倒是這看似最為危險的一下,實際上卻傷的最輕。

王佳樂雖小,但卻並不“人畜無害”,手段是異常的老辣的。她的“江湖經驗”也要比在場的食客們都要高明。

有什麼江湖比古龍筆下的江湖更兇險?狡詐?防不勝防的?

沒有!

客棧的門又一開,那童伯就和少爺一併走了進來,車已經停在了外面。少爺身上的被子一起披了進來。童伯和掌櫃的說:“借火靠一靠被子。”掌櫃的說道:“原來是關西魯,您老這是什麼風兒?被子好說,栓子,去給魯爺把被子壓炕上,好好烤一下……”夥計便過去,接了被子。正要轉身走,就聽王佳樂道:“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