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章 臨界第三類生命

一種新的“覺”誕生了……第一世界的風莎燕、天鬼;第三世界的幻月、大蛇丸、金蟾、蛞蝓之思、之念,不再拘於距離的約束,不受速度的限制、影響,變成了一種“同步”的狀態,無先後、無差別。即:一念生動時,一念便已知。這一種“覺”更像是量子糾結,即便是遠隔天涯,凡是有所觸動,必有所同應——但風莎燕、天鬼、幻月、大蛇丸、金蟾、蛞蝓卻並不能同步的接受到祂的思維、念頭。

祂可知風莎燕、天鬼、幻月、大蛇丸、金蟾、蛞蝓;風莎燕、天鬼、幻月、大蛇丸、金蟾、蛞蝓卻不能知風塵——

雖是一人——但在生命的層次上,彼此卻已經不同。

風莎燕、天鬼、幻月、大蛇丸、金蟾、蛞蝓受限於身體,為保身體不至於因為資訊傳導過快導致大量的放熱,致使身體壞死,大腦壞死,不得不限制了速度。生物電資訊的傳導速度被限制在了60米每秒——這是一個所有的碳基生物都必須遵守的速度,是在恆溫條件下的最佳限速!

畢竟蛋白質是耐不得高溫的……

但風塵卻可以以三分之二的光速傳導資訊,而不用再擔心神經、大腦過熱燒壞的問題。那種新的包絡結構,正是可以完美的適應的——於是,似乎原本有些擁擠的訊號,一下子就變得有序、稀疏起來。訊號、訊號之間的“距離”也被拉開了。一下子變得寬鬆無比,可以自由的馳騁。

……

這一種“覺”不同於凡人之五感、六覺。五感、流覺皆源於觸覺,聲音鼓動耳膜是一種觸覺;氣味刺激鼻黏膜、味道刺激味蕾;可見光刺激人的眼睛,在視網膜上產生投影……觸控的時候,相互接觸、壓迫指紋,產生神經訊號……無論分的怎樣開,這些都是觸覺。只是經過了不同方式的處理,產生了不同的效果。但其本質,卻是萬般感覺皆為觸法,聲、色觸法,皆為所觸、所感。

所以看到的、聽到的、嚐到的,實際上本就是人的一種“盲人摸象”,並不能夠算得上絕對的真實。

“摸”配合“想象”,將聲音、光線色彩、味道、觸感結合起來,便形成了人對於自身之外世界的認知。

但這一“覺”不是,它不是觸覺,高於觸覺。而是像是本身就和宇宙之中的一切粒子皆有聯絡,只要彼一有所動,自然同時就會有所反應。只是,它卻並未完全的形成感知器官,目前也只能夠針對和自己有聯絡的“子體”。

以前祂和風莎燕、天鬼、幻月、大蛇丸、金蟾、蛞蝓是平等的個體,但現在祂是主體,而他們只能是子體。

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從屬關係。

世界已變得不同起來……變得更為細膩。夜如水,一團漆黑的影如單薄的二維平面一般吞噬了一片空間,形成一個人形。祂的目光順著窗戶朝外看去,空氣中浮游的各種氣體的微粒、氣味粒子、粉塵,光……都清清楚楚。甚至透過了窗簾,祂都可以透過自己強大能力,將之渲染,讓窗簾“消失”,看到外面的夜空——實際上祂並不需要刻意的去這麼做,胸腦強大的能力讓祂很容易的將之分門別類。

譬如說是透過牆壁,亦可以觀察到對面的情形——只要光能夠穿透過來,祂就可以接收,獲得影像。

對祂而言,已無不可見光。凡是光譜上的,就是可見的。

……

更直觀的感受則是一種“遲鈍”,血肉之軀的遲鈍,祂作一念,睜開眼睛,整個過程就像是一臺老舊的車,慢悠悠的動作。沒有對比,不會覺察,此時換了胸腦為主導,這一種落差感無疑讓人絕望。

似有一層、一層看不見的落網將祂困頓住了一般。這就是一個樊籠,捆住了人的手腳,不允許任何一丁點更快的動作。

風塵心念一動,暗自嘆道:“這就是樊籠啊……天地是樊籠,掙脫不得,便連自己的身體也是樊籠,困住手腳。”

“寶寶!”韓莎睜開了眼睛,一雙眸清澈、動人,透了窗外的月光,剪出了一汪清冽的山泉,送給了風塵。

風塵“嗯”一聲,有些“費力”的說:“就在剛才,我開啟了胸腦。莎莎,此時我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臨界的第三類生命了。思維上、意識上,我達到了第三類,但是我的身體,卻還是以第二類的身體為主。我可以沒有延遲的知道我在基地裡熟睡,知道我在百花谷、在林素心的……身邊。”至於那隻叫蛞蝓的鼻涕蟲的具體位置,還是不說為好——求生欲極強的祂感覺說出來會很危險。

祂向韓莎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心得、感覺。原本的頭部的大腦已經進入了休眠模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