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船,這次能賣給咱們大炮和裝甲嗎?”孫綱高興地說道,“想不到老頭子這麼容易就搞定了。”
“你不知道吧?老頭子和克虜伯,那可是多少年的老關係了。”馬玥說道,
“真的假的?這我還真不知道。”孫綱吃驚地說道,
聽了馬玥從軍情處收集來的資訊,孫綱才知道,原來,克虜伯家族和“東方俾斯麥”還有這麼深的淵源。
早在1866年6月27日,中國的第一個外交使團訪問德國,代表團成員張泰回國後向李鴻章報告了他對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的深刻印象——“他熱情、好客,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藐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他彬彬有禮地用盛宴款待我們這些中國人。”對於為普魯士贏得普法戰爭立下大功的“加農炮之王”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李鴻章早已欽佩不已。他讓手下準備了一份世界各國炮廠的大炮質量一覽表。經過認真的審閱,選擇和比較後,他認為,克虜伯家族的大炮優於美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大炮,將來一有戰事,“稍有優,則利鈍懸殊”。1871年,李鴻章在科隆商人費雷德里茨。佩爾的鼓動下,一口氣向克虜伯家族買下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佈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關等炮臺,首先穩固北京城的防務安全。1874年,正當李鴻章躊躇滿志地運作洋務,“講求洋品”,慶幸中國有“開花大炮”時,日本軍隊突然武裝侵佔臺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