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母的兇手和幕後主使者。這是坐下來和談的先決條件,如果日本人敢不答應或者說不知道,就告訴他們立刻退出談判,朝鮮仍然和日本處在戰爭狀態,不管日本現在是什麼樣子。”
看她驚愣的樣子,孫綱又補充說道,“大清同時也會提出同樣的要求。”
這些都是他和其他三大“鬼使”商量好了的,這一條是熟悉國際法的羅豐祿先提出來的。
因為日本被英法俄德四國佔領後,日本明治天皇為了避免日本軍民無謂的抵抗造成的不必要的流血犧牲,曾經專門釋出“止戰詔書”派專使分赴各地,要求日本軍民向歐洲四國的軍隊放下武器,想盡快結束戰爭,可是明治天皇沒有想到,他的第一個“大黴”,就“倒”在這份“止戰詔書”上了。
那個“止戰詔書”的詳細內容孫綱已經透過北洋軍情處從美國情報人員那裡弄來了,羅豐祿等人逐字研究了一番後指出,“止戰詔書”裡可沒有提到中國和朝鮮(日本對朝鮮是不宣而戰的偷襲,事實上日本在被四國佔領之前只向中國宣戰過),那麼從法律角度上講,到今天為止,中國和朝鮮同日本仍然處在“戰爭狀態”,中國派使團來東京談判是接受英國的邀請,和日本政府沒什麼“關係”,完全可以說是看在英國的“面子”上才停火的。
更多新章節請到
(二百零七)大家都是這麼晾衣服的
既然日本人沒有說明和中朝兩國停戰,中國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