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巨大的青龍黃旗在平壤日軍炮臺上空飄揚的那一刻,無數中國士兵歡呼勝利地聲音響徹天宇,讓大地都為之顫抖!
還有海外華僑見到龍旗後那激動的淚水。
純樸的軍民百姓可能不知道這龍旗的含義,也不會想知道。他們只知道,那代表著自己的國家。
只要龍旗還在飄揚,就證明國家還沒有滅亡!
朝鮮已經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國旗了,這個國家從內到外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和以前一樣了。
朝鮮和日本一樣,國家不算大。如果舉措得當,想改變的話能容易一些。
可“天朝上國”的中國,改變起來,每前進一步,卻都讓自己感覺到心力交瘁。
但是,他從沒有想過後退。
一切地一切,只為了心底深處的那個強國之夢!
自己既然能讓朝鮮這樣的小國從東方站起來,對於東方第一大國的中國,也沒有什麼不可能!
在安排完公務後。孫綱等一行人乘坐“開遠”艦出發,前往日本東京。
臨行前,孫綱和葉祖圭召集海軍眾將商議,最後決定由“開遠”艦護送他們“四大鬼使”前往日本談判,一同去的,還有“海陵”號裝甲巡洋艦。
因為劉冠雄建議,外交必須有軍事實力作為後盾。帶兩艘主力戰艦過去。日本人如果敢有異動就可以直接轟過去,估計日本海軍現在已經沒有船可以和中國這一戰一巡相抗衡了。同樣,西方列強看見中國海軍所展露的實力,在談判的時候就不能不考慮中國現在地軍事力量在亞洲地影響,就會有所顧忌,那樣的話談判就會對中國十分有利。
劉冠雄地建議大家都十分贊同,葉祖圭甚至想讓孫綱他們坐“龍揚”號戰列艦去,因為除了在日本的兩艘“君權”,放眼整個亞洲,就屬中國的“龍揚”號最厲害,去的話不但可以大大的露一回臉,也可以向列強表明中國的海上大國地位。
可這個想法遭到了劉冠雄的反對,他的理由是,“龍揚”號不但是北洋水師提督的座艦,而且是北洋艦隊主力,一舉一動都受人矚目,由北洋水師提督親自出馬帶艦護送使團赴日的話會被列強誤解中國是來挑釁的,再者就是日本人恨此艦入骨,聽說還曾做一首軍歌“龍揚為什麼還沒有沉”在民間傳唱以示“詛咒”,一旦日本人暗中施行偷襲之舉,“龍揚”號哪怕只受一點傷,也會對中**民計程車氣民心造成很不利的心理影響,“擾亂大局”,不如留在家裡,時不時的出海遛一圈,“做猛虎在山之勢”,列強有所顧慮,談判的時候中國就可以獲得相當大的主動。
再說了,派“開遠”和“海陵”去,這兩艘戰艦盔堅甲厚,火力強大,日本人輕易也奈何不得。最壞的情況,一旦日本人真的鋌而走險玩點什麼“花樣”,兩艦即使受傷,戰鬥力影響不會太大,而中國正好可以藉此大造輿論,夥同部分列強向日本報復,藉機擴大事態,把水攪得更渾,好從中漁利,得到戰場上沒有得到的東西。
聽了劉冠雄的主意,孫綱和葉祖圭都深以為然,這個傢伙的鬼點子還真不少。
其實,孫綱私底下也不是沒想過,如果讓劉冠雄和其他三大“鬼使”去和列強談判,效果恐怕比他去要好得多。
讓這傢伙當艦長,其實真有些屈才了。
當“開遠”艦行駛在海上,孫綱站在艦橋上,望著遠處碧藍的海天一色,呼吸著略帶鹹味的海風,心情感覺無比暢快,即將到來的明爭暗鬥的談判帶給他的陰鬱,此刻已經一掃而光。
金舜姬一身新式軍服站在他身邊,本就俏麗無雙的她穿上了專門給她訂做的法式的白色新軍服,多了一份女子特有的英武之氣,孫綱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清式”海軍軍服,不由得感覺有些自慚形穢。
大清海軍的這個帶有“民族”特點的海軍軍服,和西方國家,甚至是眼前的新式朝鮮軍服比起來,都顯得無比“另類”。
對了,自己頭上的暖帽上,還有著一根代表無上尊榮的“鳥毛”呢。
金舜姬看著他一臉的怪笑的瞧著自己,可能有些發毛,她望了望自己身上,沒發現有什麼不妥,她頓時明白了他是在“欣賞”自己的麗色,嗔怪地瞅了他一眼,目光掃了一下艦橋上其他的軍官。
孫綱乾咳了一聲,知道她是在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形象”,立刻收斂了自己的“淫笑”,一本正經地對她說道,“此次和列國談判,貴國提出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求日本政府交出貴國國王陛下,甚至是世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並要求懲辦殺害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