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一點點的露出來了。
“不錯,”明石元二郎很坦然地說道,“我國欲以現在保有之土及民加入英國,以英國和我國兩國之力與俄國角逐,為貴國強援,大人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俄國佔我國全土,我國滅亡不要緊,下一個可能就是貴國了,因為彼等皆為白種人,乃我黃種人天生之死敵,我國若亡,貴國亦不能久存,還請大人三思。”
說的有理有據,果然很富有煽動性和說服力,怪不得後世一些史書上說革命導師列寧都讓他給說動過,這個人果然是個不一般地人物。
“既然明石先生都這麼說了,我也不妨開誠佈公地說一下,”孫綱說道,“貴國欲借英國之手以自存的事,我早就料到了,否則以英軍現有之力,想要迅速佔領這麼大地地方,沒有貴**隊的配合,是根本不可能的,你剛才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但我想問一句,這也是你說的,國家之間沒有道義,只有利益,我們今天幫了日本,明石先生用什麼方式來保證,日本重新站起來後,不會成為我國和朝鮮的敵人,西方列強的幫兇呢?”
“孫大人明見萬里,就不用我多做解釋了,”明石元二郎說道,“以我國現在的形勢,想要不亡國已是難能,又怎麼能成為貴國和朝鮮的敵人呢?”
這個明石元二郎果然狡猾,將孫綱提出的尖銳問題避重就輕,一言帶過。
“明石先生這麼說,我是不是可以認為,只有一個不能強大起來的日本,對我國和朝鮮才是最有利的?”孫綱馬上反擊了一句,和這個傢伙說話,必須佔據主動。
孫綱在心裡冷笑了一聲,現在就想和我來這一套,門都沒有!
“我國首先要考慮的是不被他國所亡,以後能不能強大起來,我們現在也不想知道。”明石元二郎說道,“孫大人既然這麼說了,是不是就有意為了本國的利益,以存日本國脈呢“我可沒說要幫你們,”孫綱看著他說道,“我的話現在也不能代表朝廷。”
“那孫大人放過我國陸軍在朝鮮的主力部隊回國,卻又是為什麼呢?”明石元二郎緊緊盯著孫綱,緩緩問道
更多新章節請到
(二百一十四)又“遇刺”了
孫綱看著他,微微一笑,反問道,“明石先生認為我是在幹什麼呢?”
“劉將軍和孫大人海陸夾攻平壤,我軍不敵,慘遭敗績,貴軍如趁勢追擊,我軍當無一人能回故土,可貴國陸軍在劉將軍的帶領下留於漢城按兵不動,孫大人指揮的北洋艦隊的行動更加讓人莫明其妙,雖在我軍後路海道巡弋,讓我軍一夕數驚,然而卻一炮不發就揚長而去,我軍將士皆百思不得其解,”明石元二郎說道,“後來英法德俄四**至,我才想明白了這是為什麼。”
這個傢伙果然厲害,T***居然連這個都看出來了!
可孫綱已經決定了,即使他看出來了,自己也絕不會有承認的表示,官場和戰場的詭譎鬥爭和勾心鬥角已經教會了他,絕對不能讓敵人明白你自己的真實意圖。
後世有一句至理名言說的相當的好,“有些事情,你可以這麼說,但絕不能那麼做;而還有些事情,你可以那樣去做,但絕不能那麼去說。”
此時此地,至哉斯言!
“你們日本人慣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隻能說你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孫綱冷笑了一聲,說道,“事到如今,我也不想瞞你,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我國海陸軍連番劇戰,彈藥已難以為繼,收復平壤後,海陸各軍炮彈已經全部告磬,而國內又遲遲接濟不上,無奈之下,只好停止進兵,但又怕朝廷責以貽誤軍機,畏葸不前,只好虛張聲勢,以為迷惑。好在貴**隊全軍上下歸心似箭。根本沒有發覺,我們也就樂得大家方便,後來彈藥運至,貴**隊也已經跑得差不多了。是以後來有釜山之役,僅殲滅貴軍千餘人而已。我和劉將軍皆引為平生之恨,劉將軍更是被我國的一些無聊文人譏為劉婆,如果彈藥早至,貴軍一兵一卒一船一板休想南歸!”
他這一番話說得聲色俱厲聲情並茂,不由得人不信,明石元二郎雖然猜出了他的用心,但不一定能夠確定就是這麼回事。現在讓他這麼“合理”地一解釋,明石元二郎想不信都不成了。
“原來如此。”明石元二郎雖然在極力的掩飾著自己的表情,但孫綱還是能感覺到,他內心那深深的絕望,
“果然是常賭無贏家,我這一次,是真的徹底賭輸了。”明石元二郎嘆息了一聲。說道,
“你的話都說完了麼?”孫綱緊緊地盯著他,問道,“要切腹自盡就趁現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