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去挖金。據說有人在山上挖一鋤頭就洗到了一克金的記錄——當時的黃金雖然價錢沒有現在這麼高,但是一克金也值幾十塊,對於90年代初來說,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錢財;而在山上開採金礦的,一般都是打礦洞,礦洞的走向都是根據礦脈的方向而來的,當地把礦脈叫做“苗”,比如金礦的礦脈就叫做“金苗”,金礦一般都是附生在“金苗”上——金苗其實就是一條不間斷的白色礦脈,看起來如同白色的骨頭,其實就是石英石脈。一般來說,越大的礦脈越好,但是也有些反常的,比如有的礦脈只有筷子大小,但是有時也能挖出拳頭大的一團黃金來——這種黃金成色極高,不需經過鍛燒就可直接賣出;而在土裡或是沙裡的散落的黃金,一般都經過了氧化,只是黃金氧化物,需要經過高溫鍛燒,再利用水銀提純。後來又發展到經過化學手段來提取黃金,當地叫做“氰化”,就是用氰化物把沙土裡的黃金溶解——也有用王水的(注:王水,就是濃硫酸和濃鹽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溶液,酸度和活性極高,至於比例是多少就不說了),然後再用鋅絲進行置換——這是化學裡面的置換反應,把鋅絲浸入黃金化合物溶液之中,因為鋅的活性比黃金高,就會把黃金置換出來,到時鋅絲表面就全是金黃色的黃金了。直到現在還能找到一些氰化之後的氰化池。不過此種方法汙染實在太大,而且對人體的毒性也是相當強,一般人不會採用。

當地最有名的一個金礦礦山,就在劉小軍的村裡,離他家也不過只有一里多路,名字就叫做“黃金坑”——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直都叫這個名字,還是在發現黃金之後才這麼叫的。在93年左右,那裡是最有名的金礦,整個山體都是礦洞,小小的山頭,常年至少有幾百人,有時甚至超過一千人——這對於一個小山村的小山頭來說,實在是一個天文數字。打礦洞是一個技術活,因為礦洞不會打得太大,而且山上因為土質原因,如果礦洞結構不好,很容易發生塌方的事故。在黃金坑熱鬧時,至少就發生過三四起塌方的事。因為整個山體其實已經被鑽空了,都是一條一條的礦洞。因為在山上採礦,隨之而來的工具方面的改良也進行著。一開始人們用的只是手工的簡陋工具,到後來就發展到電鑽——人們發現電鑽的功率實在太低,對於稍微堅硬的石壁就鑽不動而且容易卡殼,所以就改用更強力的風鑽——用風驅動;接下來就是用炸藥。開採出來的礦石都是用礦車——其實只是普通的小斗子推車,當地叫做“板車”,真的會鋪鐵軌的——就像是電視電影時放的那樣的很少,拉出,然後用碎石麵粉碎——強大馬力柴油機帶動的碎石機,可以把石塊直接打成粉塵;或是用碾磨機碾磨——一個碾盤,上面兩個大鐵輪子不斷碾磨——這種玩意一般是對於石塊不大的礦石。碎了石之後,收集起來,再經過“洗”這一道工序,把不要的普通沙石“洗”掉,就能得到粗金了。得到的粗金再經過鍛燒——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也許就是這樣來的,這就算是真正完成了。

那時的劉小軍的父親——劉通,就是這一波淘金者行列中也算比較有名的一個。從一開始的河裡淘金開始,到最後的山中開採,而且最頂峰時,曾一人擁有三臺碎石機和五臺碾磨機——碎石機和碾磨機都很貴,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買來的,所以這也發展成一個產業,碎石一噸和碾磨一噸礦石多少錢,都是公平交易。

不過黃金的黃金期終於過去,到後來就發展到鎢礦上。

可以這麼說,這山裡的人,那時都是靠山吃山,而且因為金礦的原因,有很多人都發了財。

而且鎢礦的開採和金礦其實大同小異,不過就是鎢礦比起金礦來沒有那麼值錢,但是產量高得多。動不動就是幾噸幾噸的出貨。產鎢礦的礦山並不是村裡,而是在跟大餘交界的山上。礦山的形成和地殼的運動有關,其實誰都知道可能就在站著的腳下就有數不清的礦脈在地底縱橫交錯,但是因為科技原因,這裡的人們並不能準確地勘測地底的礦脈和礦產的分佈等,所以很多人都是先是盲目地在山上打個洞,若是剛好碰上了礦脈,再順著礦脈往裡挖去。

大餘縣是世界上有名的鎢都,而作為交界之處,鎢礦也很富集。離村裡其實只有五六里路。

最有名的礦山叫做阿磯山(音),也如同當初的金礦一般,熱火朝天;而此時的阿磯山的另一面——一個叫做新地的地方,還沒有幾人在那裡開採。在劉小軍的記憶裡,應該到了明年,就有很多人開始往那邊發展過去,而且他還記得有好幾個礦洞是高產的!

但是這兩年來,因為鎢礦的價格持續下跌,採礦的熱潮越來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