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用”不是表面上給個官職就算是“用”了,而是真心地聽從賢者的建議,把這個人的智慧用起來。齊桓公就是真心地在“用”管仲,聽從他建議,而宋襄公就沒有,他只是表面上給個官職,大事上還是自己獨斷獨行,這點和項羽也很像,項羽不能真心任用亞父,不聽從亞父的建議殺掉劉邦,導致西楚霸業的覆滅。
任用子魚之後,在宋襄公看來他組成霸主的第一個零件終於裝上去了,至於零件的作用他知道的很少,就像許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劉備為什麼要三顧茅廬苦苦去求諸葛亮出山,只知道諸葛亮是個不可缺少人物。人才的確很重要,需要到處網羅人才,但是,人才網羅來做什麼用呢?許多*者因此養成了一種把人才當作玩具一樣收集的習慣,他們不會去真心使用這些人才,很多帝王在這方面都是失敗的,不僅僅是宋襄公。
宋襄公的謀士之迷
宋襄公的謀士之迷
除了子魚,我們在史料記載中就很難找到宋襄公的內閣組成裡有哪些人物,蒐羅了許多的相關資料,終於,得到了這樣一份名單:
子魚:上面雖然已經詳細描述了這個人,但是,這裡我要說點別的,關於司馬遷先生在記載子魚上的問題。在《史記》與《左傳》的對比中,發現司馬遷先生在這部分內容上抄錄左丘明先生的《左傳》,而且犯了一個把“目夷”和“子魚”混淆著用的毛病。
大家看《左傳》的記載:“公子目夷曰:‘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再看《史記》的記載:“公子目夷諫:‘小國爭盟,禍也。’”請注意人名,接著,《左傳》的記載:“子魚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史記》的記載:“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史記》的人名還沒有換過來,還是“目夷”,然後,到“禍猶未也”就統一了,《史記》和《左傳》都用“子魚”。
什麼問題呢?仔細的讀者可以把《史記》中關於宋襄公的那段歷史讀一下就不難發現,司馬遷先生把“目夷”和“子魚”混用,並且沒有任何跡象說明這兩個詞指是同一人,給我們讀下來之後造成了一種“目夷”和“子魚”並非同一人的假象,如果是同一人,那麼,為什麼要在連貫的記載中忽然要換成另一個名字呢?以致於我們甚至相信“目夷亭”的故事是真實的,宋襄公的哥哥目夷早已經離開宋國宮廷,隱居起來,而後來的子魚並非宋襄公的哥哥,而是另外一個人。慶幸的是,《左傳》關於宋襄公讓位的那段記載告訴我們“目夷”就是“子魚”,當時,宋襄公要讓位給目夷,他的父親把子魚叫過來,子魚說了一句推辭的話,在這個內容裡,我們知道宋襄公嘴裡的目夷就是子魚。
公孫固:職位是司馬,掌管軍隊。這個人在宋襄公時期的記載中出現的很少,屬於比較中立的人,可能因為他的職位關係,只針對戰爭。但是,他的意見偏向子魚一邊,野史裡大多描述他比較善戰,是一個帶兵的能人,這點在《左傳》中倒是可以看出來,宋襄公除了泓水那一仗一意孤行,其他沒打過什麼敗仗。《史記》和《左傳》中都有關於他最後的結局的記載,他死在宋成公弟弟篡位的事件中,《史記》中記載:“成公弟御殺太子及大司馬公孫固而自立為君”。可想公孫固是一個重臣,從宋襄公到宋成公兩代的老臣,那時候,子魚應該早已經老死了,從年紀上來推斷,公孫固跟隨宋襄公的時候應該是很年輕,十七年後,自然老了跑不動了,就被亂軍所殺。
公子蕩:這是一個很有疑問的人物,《左傳》到了宋襄公死後十七年,也就公元前620年才有他的記載,“公子蕩為司城”,他是宋桓公第三個兒子,宋襄公的弟弟。
《東周列國志》中拿這個人來和子魚唱反調,同時,文中出現了一個錯誤:描述了公子蕩死於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戰,可是,他卻在十八年後出現在《左傳》的記載中,難道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個人在宋襄公時期到底稱不稱得上是宋襄公的謀士未可知,但是,倒說明了一點:宋襄公的內閣組成裡必然有支援或者慫恿宋襄公、與子魚意見相左的謀士,具體是什麼人還不清楚,可能真的是公子蕩,但是,公子蕩這個時候應該比宋襄公還年輕,沒有太高的謀略。
弦高:在許多關於宋襄公的謀士的文章中,都毫無疑問地把一個叫弦高的人放在宋襄公的內閣組成的首位,網路上只要提到“東宮圖治”的內容就一定有這個人,很奇怪!這個人跟宋國沒有什麼瓜葛,為什麼要編上去誤導大家呢?而且那麼堅定。在關於宋襄公的記載中根本就沒有這個人,怎麼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