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般的天幕上飄著幾朵還卷著殘留的陽光痕跡的流雲,就像這宮裡無處不在的精緻繡片上的祥雲。越過那在暮色中的光芒顯得柔和許多的琉璃瓦上,掛著一輪初升的圓圓滿滿的明月。

唔……已經深秋了,突然覺得有點冷。

“不過皇上待你還是很好……走的時候還特地把那瓶朝鮮進貢的冷愈膏留下,叫我提醒你每日早晚兩次……”

哦?這丫頭每天雞婆地叮囑我抹這藥膏敢情是奉了聖旨,胸口處那道“傷口”如今已轉為淡淡的粉紅,不提醒還真容易忘記;不過;這藥當真不錯,我被那鐵絲網拉出的那道口子已經癒合得偶爾照鏡子都不怎麼分辨得出來

不過他待我好?

“不管你是打哪來的,你不是她!”

還記得……那對冷得像冰的眸子,他恨我……

驀地打了個寒顫。

魘情

87.

“鍾離點石把扇搖,果老騎驢走趙橋。

國舅手執雲楊板,彩和瑤池品玉簫。

洞賓背劍青風客,拐李提葫得道高。

仙姑敬奉長生酒,湘子花籃獻蟠桃。”

*

寧壽宮的戲臺上正在上演“八仙賀壽”。

一個鼻子刷得有白粉,勾畫著“三花臉”扮相的戲子,正在臺上捏著喉嚨念著旁白,唸完一句就翻一疊跟斗。

“生、旦、淨、末、醜”……看來這是武丑了。醜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為方巾醜(文人,儒生);武丑,專演跌、打、翻、撲等武技角色。

待唸完最後一句就徑直地翻著跟斗,像被抽了鞭子的陀螺般,不見停。這個叫討彩,如果在現代嘛,彩頭就是戲迷與票友的掌聲,而在這古代……

斜眼悄悄往這在寧壽門前新搭的戲臺雙層戲臺的正中看去,那邊是……彩色的。

一堆盛裝的華服貴婦,裡面有宮妃也有命婦,按照品級或站或坐,簇擁著目前這個宮裡最大的女BOSS……當今的母后皇太后,順治皇帝的第二個正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而她……據說只比康熙皇帝大十三歲。

清制,先帝的皇后稱母后皇太后;,因為她既是嗣皇帝的嫡母,即是宗室禮法上的第一位母親。而生下嗣皇帝的生母卻叫聖母皇太后,〃聖〃是指今上,也就是說她是當今皇上的生母。這兩個封號看來差不多卻有著尊卑之別。清朝自入關以來遵行儒教,按照禮法,母后皇太后才是最尊貴的封號;也是唯一不是母以子貴的位置,乃是妻以夫榮!

見那戲子賣力的翻滾著,象被風吹著轉個不停的風車,這位一向以端莊少言聞名的太后看著樂了,抓了幾顆身邊一個小漆盤裡專門用來打賞的彩頭……金瓜子遞給身邊的太監。

“太后打賞——5枚金瓜子!!!”那公公拿過飾以彩色錦帶的“彩頭”丟到臺上。那人力“風車”才停下跟頭,向著北方太后位置磕頭謝賞。

這“頭彩”完畢,幾聲鑼鼓響,正劇即將拉開,那些個裝扮成神仙的戲子這才施然登臺。

“這寧壽宮戲臺啊,可是仿照慈寧宮那個原樣修建的呢。皇上對皇太后好的真是沒話說。”小七在幾聲鑼鼓間隙中輕聲說道。

“慈寧宮既然有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建個?還建一樣的?”聽她說來我更是不解。

“當今母后皇太后為了對老祖宗,就是以前的太皇太后表示尊敬並不入住慈寧宮,而是住在東邊的這裡,前年皇上給寧壽宮重新修葺一新,規格樣式等照慈寧宮。”

哦……正如後世傳聞,他是個至孝的皇帝。

戌時了,他怎麼還沒來啊?探頭往戲臺後的宮門看去,今天是皇太后的聖壽節,前朝設得有招待文武官員和宗室大臣的酒宴,帝國的主人正在那裡宴客。

遲遲出來的下弦月開始在帶有幾絲流雲的五鳳樓頭上徘徊,清冷的月光照著那空蕩蕩的太和殿丹陛上,提醒著我此刻的確是處在三百年前滿清王朝的事實。

早立秋了,冷冷的秋寒被迂折的迴廊兩側的軟簾所隔,廊裡鋪設的是羊毛加絲織就而成的地毯,編金絲為地,上繡藍地折枝花卉紋及五爪雲龍圖案,踩上去厚敦敦、軟綿綿的頓覺溫暖。

戲臺上的節目正演到高潮,各路神仙魚貫而來,各顯神通為“王母”祝壽,引得那臺下的人間“王母”連連打賞。

古今的審美真是不一樣啊,這戲我無論如何也聽不進去,只聞著大殿裡飄出來的陣陣薰香夾雜著貴婦人的脂粉香氣……昏昏欲睡。

突地手上那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