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片,上面還沾著泥土。

說這話時,他拇指食指在那圓片上摩挲了一下,圓片恢復了光潔,陽光下泛著褚紅的色澤。

是玉。

“我看。”這指甲大小的一小塊玉片卻叫文笙觀之色變。

跟在一旁頭戴斗笠的安敏學也認了出來:“這是琴徽。”

何止,文笙拿在手中,手卻禁不住有些顫抖。

這琴徽的顏色看上去與譚瑤華那張琴的琴徽一般無二。

難道說幾個月之前,這裡曾經不為人知地發生過一場生死較量,激烈到譚瑤華竟然連琴都毀了?

那他的人呢?

“就在這周圍,大家再好好找找。”

時隔太久,很難再發現別的蛛絲馬跡,就有打鬥留下的痕跡,經過這幾個月風吹雨淋,也都不剩下什麼了。

景傑親自檢視半晌,道:“這裡若是現場,應該被人仔細地收拾過了。”

文笙捏緊了那片琴徽,將它攥在手心裡:“到前面找找看。”

如此直到黃昏時分,一行人出了沉華嶺,再別無所獲。

景傑看文笙臉色不大對,問她道:“顧姑娘,咱們接下來還去義績嗎?”

文笙猶豫了一下:“已經到這裡了,去看看吧。”

便在此時,前頭十餘丈遠大石後頭轉過一個人來,衝著這邊眾人一拱手,道:“不知哪一位是顧姑娘?”(未完待續。。)

ps: 昨晚感言裡感謝粉紅,被連鎖了兩次,一會兒我發個單章哈。發公眾章節裡就不怕了。謝謝大家。到十二點還有一點時間,要經驗的趕緊刷起,送分了!

第三百二十章 做媒(二合一)

這話透著明知故問,文笙微一蹙眉,道:“閣下何人,找我有什麼事?”

對方是個三十來歲的漢子,不管相貌還是衣著都很普通尋常,屬於那種一旦離開了眼前,你想找個詞形容他都不好找的人。

不但是文笙,景傑等人都不由暗生警惕,斥候的敏銳令他們在此人身上感覺到了同類的氣息。

說不定還是個高手。

來人打量了一下文笙,彷彿帶著幾分好奇,道:“有一位公子受了傷,叫我在這裡等著,給顧姑娘送個信,顧姑娘你要不要去看看?”

不等文笙說話,安敏學搶先開口:“那位公子姓什麼?是不是譚公子?”

這段時間他一直提心吊膽,生怕因為自己一時嘴快,致使譚瑤華落入鍾天政的埋伏,竟而丟了性命,若是譚瑤華沒事,那可真是謝天謝地了。

那漢子望了他一眼,神情淡淡的,沒有回答。

但他越是如此,安敏學就越覺著有希望,還待接著問,文笙道:“他在哪裡?”

那漢子回答:“那位公子原本想回奉京,可現在正打著仗,他被堵在了雄淮關外頭,無奈之下只得在山野間找了個地方暫且藏身,缺醫少藥,向旁人救助又不放心,姑娘若是去的話,我可以帶路。”

文笙同景傑簡單商量了一下,問那漢子道:“他叫你來找我,可有什麼憑據或是表明身份的東西?”

對方似乎不大高興受盤問,面無表情答道:“沒有。但他說顧姑娘回信提到的那件大事,他仔細研究之後已經有了點眉目。”

回信中提到的大事只能是《希聲譜》了。

難道說譚瑤華對於《希聲譜》有了另闢蹊徑的理解與感悟?

文笙稍作猶豫:“我去見他,煩請閣下帶路吧。”不管來人所說是真是假。線索送到跟前來,不能不接著。

景傑打量著那人,問道:“你沒騎馬?”

對方和氣地點一點頭:“我翻山過來的,走山路騎馬不方便。”大約是因為文笙答應跟他走,他說這話的時候神情終於沒那麼嚴肅了。

文笙便也下了馬,將韁繩交給身旁的斥候,道:“既然找著人了。我同他去就行,將軍那裡急需人手,你們大家先回軍前去吧。”

景傑一聽這話如何放心。張口想要跟去,文笙卻深深望了他一眼,道:“安師兄的傷,也要找個神醫聖手好好瞧一瞧。先幫我拿一下琴。”

景傑被她幽深的眼睛一望。不由自主將話嚥了回去。兩手接過“太平”。

文笙往一旁走出幾步遠,打量著路邊的幾株竹子,同景傑道:“將刀子給我用下,我削根竹杖。”

景傑的刀比匕首更加精緻小巧,連鞘不過半尺長,這一路派上不少用場,文笙都看在眼裡。

景傑拿刀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