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部分

柄,放心去查就是。再傳旨意,命劉文昌、桂鄂、楊舒三人入京,至東宮任職。”

“再傳旨意,大同總兵蘆賜宏回京。”

一道道旨意發了出去,黃錦不敢怠慢,連道遵旨。

嘉靖冷冷一笑:“敕陸松、吳中、陸徵、張凱、楊勝覲見,是了,還有徐昌。”

黃錦道:“奴婢這就去辦。”

……………………………………………………………………………………………………………………………………………………………………………………

內閣……

一個書吏將事情傳報到了楊廷和耳中。

楊廷和眼眸微眯,目中掠過了一絲殺機,咬牙切齒的道:“可恨。他這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了,去,下名刺。”

“不知楊公要下給何人?”

楊廷和似乎覺得不妥,又搖搖頭,道:“罷……不必這樣張揚,老夫另外去請吧,你下去。”

孤零零的坐在值房裡,楊廷和的手指關節打著節拍,雙目微眯,臉色很不好看。

…………………………………………………………………………………………

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章:牛人

堂堂徐部堂,如今是處在冰火兩重天,京師和直浙的輿論可謂全然不同。

而此時的徐謙,卻是照吃照睡,輿論固然能殺人,可是卻殺不死徐謙。每日照常去當值的時候,徐謙倒是可以看出,戶部的大小官員們對他的敬畏。

這種敬畏出自某種莫名的恐懼,一方面,徐謙能夠給大家一個前途,只要大家跟著徐謙好好辦事,亦步亦趨,圓滿完成任務,便是連尋常的書吏,都會有當官的可能,其他人自然就不必說了。

而另外一方面,大家對這位部堂,是實在是畏懼到了骨子裡,因為你就算得罪了楊廷和,那也無妨,大不了被人彈劾,這官是不必做了,回去做自己的寓公,頤養天年,這雖然對大多數來說,固然是要命,可是比起得罪徐謙來,實在不算什麼。

得罪徐謙,可怕的不是貶官和罷官,可怕的是誰也不知道,人家會怎麼收拾你,這種未知的恐懼,才是真正的可怕,說不準你走在路上,被數十個壯漢雞姦,又或者一不留神掉進溝裡,被人砸了石頭,做流氓的怕見官,做了官的怕耍流氓,道理就是如此。

其實真正為難的,還是順天府衙門,順天府衙門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所有的差役全部放了出去,四處緝查,結果人倒是抓了不少,一審問,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傻子都知道,人家既然毆打了朝廷命官,肯定要立即躲起來。說不定早就被人安排去了直浙,甚至可能直接去了海路安撫使司。逍遙海外去了。

而順天府這邊,一邊是希望拿出兇手。因為朝廷那邊是催促的很急;尤其是都察院,幾乎天天都御使來這裡催問,不交出兇徒來,順天府上下的日子都不好過,可是另一方面,假若追查出了真兇,他們又害怕一旦果是徐謙教唆,到時候,又是棘手。

在這種複雜心態下。大家只能選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慢慢耗著吧。

也就在所有人痛斥徐謙的時候,已有七八個大臣調入了京師,其中有幾個並不如意的地方官員,這些人的背景一致,從前在大禮議事件時,曾對嘉靖進行過有力的支援,原本這些人按理來說應該平步青雲,只是可惜。徐謙的出現,卻是讓大禮議事件無疾而終,而這些人徹底悲劇了,他們投機失敗。自然不為朝廷的主流所容,一腳踹去了爪哇國,而天子呢。已經有了制衡楊廷和的人選和手段,自然也不需要他們。

這幾年來。他們在外頭過得很苦,被朝廷的主流所不容。大好的前途,全部葬送在了荒郊野嶺裡頭,每天要擔驚受怕,生怕一夜醒來,那些桀驁不馴的土人突然衝入衙中造反,在那種刁民遍地的地方,簡直就是一個災難,因為那些人素來信仰用拳頭來解決問題,而對此,朝廷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是荒郊野嶺,不是統治中心,派駐地方官員,意思意思也就是了,不必奢求太多。

其中一個人,就是桂鄂,桂鄂說起來還是徐謙的這大舅子,當年也是他,在浙江點徐謙為解元,為徐謙平步青雲,提供了很牢靠的基礎。

桂鄂入京,立即就安排了一個職位,翰林院侍講學士,同時兼任詹事府詹事一職。

說穿了,桂鄂成為了太子的老師,主理詹事府大小事務。

同時,許多官員也都授以了官職,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