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閹貨,幾乎所有權傾一時的太監,都曾在內書堂讀過書,當然,他們的培養方式和尋常的讀書人是不同的,內書堂培養太監的目的就是為了皇帝服務,這些太監或許並非博學多才,但也是因材施教,正是因為如此,從內書堂出來的太監很會來事,至少皇帝的目的達到,利用這些來事的太監,確實達到了節制日漸膨脹的文官集團的目的。
而現在,嘉靖這個半路出現的‘和尚’,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手中無人,宮裡的太監,除了黃錦,還真沒幾個可以信任,而親軍就更悲劇了,終其嘉靖一朝,錦衣衛的高官更迭很快,駱安、王佐、陳寅都是嘉靖在安陸興王府的舊人,嘉靖對他們也很是倚重,可是每隔一些時日,總是因為這些人能力不足,最後無奈換上其他人替換,可問題在於,新換上來的指揮使比前任也好不到哪裡去,直到陸炳掌握了錦衣衛,才漸漸使得錦衣衛漸漸興起,將這些人凝聚起來。
從嘉靖朝對錦衣衛指揮使的任命來看,嘉靖絕不會將錦衣衛輕易交給外人,他深知錦衣衛的份量,與其同時,他的選擇面又極其的小,在這個小圈子裡,充斥的都是一群低下武官侍衛,根本沒有受過訓練和培養,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眼下這個問題很難解決,不過黃錦卻是給了嘉靖一個提示,既然身邊沒有這樣的親信,何不如像內書堂一樣,對自己的親信進行培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