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楊廷和道:“徐謙已非吳下阿蒙,不可等閒小視,這等雕蟲小技,還是不要試的好。好了,巡按死在浙江任上,這也是大事,還是奏請聖裁的好,你我一道入宮吧,且看看陛下怎麼說。”

楊一清還想說什麼,可是看楊廷和已經起身,遂默然不言,與楊廷和一道,入宮覲見。

天子近日到暖閣的次數越來越少,現在大多數時候,都在大高玄殿裡靜養,這大高玄殿前幾月剛剛修築完畢,自從內庫充足之後,嘉靖便命人營造了這座宮殿。

大高玄殿乃是齋宮,即嘉靖的修道之所,漸漸鞏固權勢之後,再加上初登大寶的興奮勁過去,嘉靖就變得越來越散漫起來,除了一些浙江遞來的訊息,大多數時候,嘉靖大多都不關注。

彷彿他一下子成了修玄者,對天下的事再不關心,對從前所熱衷的事也不再關注。

只是楊廷和卻是知道,天子並沒有變,修道只是表面,修道的背後,是更牢固的掌握天下,他雖不動,不聽。不看,可是滿肚子。卻是在琢磨著,如此制衡。如何用他的天子之術。

大高玄殿處在深宮,因此路程很遠,宮中又不可坐轎騎馬,倒是累壞了兩個閣臣,足足走了近半時辰,才終於到了玄殿之外,緊接著,嘉靖命二人覲見。

穿過三座琉璃隨牆門,前方便可看到‘始清道境’四個大字。楊一清看到這四字很是刺眼,故意不去看,偶爾有幾個穿著道袍的太監穿過,楊一清對此也是顯得憤憤不平,唯有楊廷和如老僧一般,旁若無人,彷彿眼前的世界,和自己無關。

楊一清是第一次來,忍不住道:“陛下現在似乎是入魔了。”

這是很輕的話。楊一清再蠢,也曉得有些話是不能傳入第三隻耳朵的,楊廷和只是哂然一笑,道:“深宮修道。總好過四處遊蕩於外的好,至少天下人總是知道,皇帝還在宮中。天子還在京師。”

這句話,等於是把兩個皇帝都諷刺了。楊一清是前朝舊人,當然曉得這是什麼意思。遂搖搖頭,苦笑:“可是道人為禍,未必就比閹人為禍要輕,前車之鑑實在太多,這不是國家之福。”

楊廷和氣定神閒:“有你我在朝就夠了。”

這句話,倒是顯出了他的自信,本質上,他和徐謙是一樣的人,他們都不相信別人,便是天子都信不過,他們相信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大權在握,這就足夠了,他們的志趣未必相同,可是骨子裡,卻都有一樣的心思。

二人已進入了正殿,大殿兩側,香氣繚繞,兩鼎雕刻精細,紋理如騰龍欲傲遊九天的香爐陳設兩天,這顯然有違一般建築的常規,而此時,空曠的大殿上,身上冒著熱氣的嘉靖也不知吃了什麼丹藥,此時穿著一件輕薄的道服,渾身冒著熱汗,站在一個黃布遮蓋的香案前,奮筆疾書,聽到腳步聲,他眯起了眼,眼中掠過幾次冷意,旋即他抬起頭,淡淡道:“坐。”

語氣帶著一股生疏,又彷彿他已成為了得道的仙人,連說話,都帶著幾分仙風。

所謂坐,自然不是讓二人坐在椅上,而是在這裡,有太監上了兩個蒲團,蒲團上墊了一層狐絨,上頭繡著一隻金鳳。

楊一清皺眉,正在這功夫,楊廷和已經盤膝而坐。

對於楊廷和的這種坐姿,楊一清更是怫然不悅,在這種環境之下,身為大臣,盤膝而坐,豈不是也效仿了那些道人?

他沒有吭聲,而是跪坐在蒲團上。

這坐的分別,很有名堂,若是盤膝而坐,很像是佛家參禪,又像道人盤膝參道,楊廷和盤膝而坐,是因為入鄉隨俗,他這樣的人固然是很有原則,可是他的原則是用在他所謂的大是大非上,這樣的小節,他倒不介意隨嘉靖的喜好。

而楊一清呢則是跪坐,跪坐也是坐姿之一,這也算是儒家禮儀之一,這代表的是楊一清的態度,即堅守本心,不願妥協。

嘉靖並沒有去看他們,而是繼續刷刷的動筆寫字,直到楊一清忍不住咳嗽,嘉靖才抬起眼來,笑吟吟的道:“是了,朕險些忘了兩位愛卿還在,怎麼,今日有什麼事覲見?”

楊一清忍不住道:“內閣有一份奏書,是關於浙江巡按周昌……”

“周昌這個人朕知道。”嘉靖淡淡一笑,只是他這笑容,並沒有讓人覺得隨和,因為不知是什麼緣故,他的臉色通紅,彷彿渾身燥熱,這一笑,反而有些像判官冷笑。

“你們來,就是為了這個事?”嘉靖顯得很漫不經心,甚至,還有點不喜之色,就彷彿是在說,為了一個小小巡按,你也來煩朕?

楊廷和生怕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