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1部分

既然沒有了選擇,那麼索性,就跟徐部堂混了,反正得罪了徐謙,那是死路一條,得罪了內閣,至多也就是打發去南京,兩相其害選其輕,吳謙自認自己的智商足夠。

聽了吳大人的話,有人忍不住道:“可是內閣會同意嗎?”

說的再好也沒用,內閣否決了戶部的章程,說什麼都是假的。

吳謙笑道:“同意不同意,這就不是我等能猜到的了,徐大人才是主心骨,我們呢,一起擬出章程來。”

眾人連連稱是。

突然來了個新任尚書,突然新任尚書打打殺殺,然後又突然左侍郎完蛋了,戶部的諸公們今日是大開了眼界,再結合徐部堂破天荒的一番言辭,大家都感覺,戶部從此以後,是不會安生了,自己處在這暴風的風眼位置,到底如何抉擇,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有人抖擻精神,有人則是萌生退意,大家各打著算盤珠子,直到次日有人遞上了辭呈,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現在已經不是他們繼續打秋風的時候,到底如何選擇,必須得有個決斷。

覺得以後的日子難熬,那麼索性致仕,有門路的則是請調出去。至於有心的,則是留下來,倒是頗想有一番作為。

而次日的時候,雪片一般的彈劾奏書,不出意外的滿布整個朝野。

徐謙膽大妄為,私設刑堂,他一個戶部尚書,何德何能,怎麼就敢處置朝廷命官。

好大的膽子,左侍郎說打就打,說拿就拿,天大的罪,也輪不到你戶部尚書干涉,上頭還有朝廷,還有天子,有你徐謙處置的份嗎?

讓四川府縣開倉放糧,假若人人效仿,災情是彌平了,可是極有可能,會動搖社稷,假若有人圖謀不軌,假報災情,截留錢糧,又當如何?

徐謙道德有問題,有兩個妻子,還和下屬的小妾私通。

他收了商賈的賄賂,和商賈沆瀣一氣。

諸如此類的奏書滿天都是,就彷彿一下子,大家發現了新大陸,突然發現,這個徐部堂簡直就是人中極品,壞人中的戰鬥機。

對於這些彈劾,爭論立即起來,有人唾棄就有人捧,到了今天,徐謙也不再是個單靠天子的雛兒,不必徐謙出手,刑部尚書會同幾個御使便上了書,俱言張春之罪,最後又說,張春能升任左侍郎,皆賴內閣大臣楊廷和舉薦,現在,是不是該追究一下干係,還有吏部,每年一次京察,為何至今沒有發覺這樣的昏官、庸官,吏部也應當給一個交代。

導火線是有了,又是一場爭議醞釀。

而在大理寺那邊,押去大理寺受審的張春推翻了所有的罪責,俱言自己遭受徐謙誣陷,要求查辦尚書徐謙。

大理寺這邊,也在猶豫,這其實是個糊塗案子,任誰來審,都難理清楚。可是他們也有難處,一邊是內閣和一群氣勢洶洶的大臣,一邊是徐謙還有一幫王學新貴,似乎無論怎麼審,都要得罪人的。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八章:大局已定

張春的盤算是正確的,他現在是完了,可是並不代表他徹底的完蛋,大理寺一日不定罪,他就有翻本的可能。

而這件事,也絕不會善了,這件事拖下去,對徐謙大為不利。

理由很簡單,張春已經壞的不能再壞,現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可是徐謙不同,徐謙是新任尚書,他熬不起。

因此張春抵死不認罪,據說又有人暗中和大理寺招呼,無非就是,大理寺絕不能動刑。

既然不能動刑,那麼萬事皆有可能,張春下了決心,要將釘子戶做到底,等到時期合適時,再反咬回去。

只是他太過低估了徐謙。

徐謙既然打定了主意收拾他,就不可能任由他一直待審。

一封書信,已經傳到了北鎮府司。

身為錦衣衛僉事,徐昌現在一直都在北鎮府司辦公。

他拆開了書信,沒有說什麼,只是咳嗽幾聲,外頭有校尉進來,道:“大人有什麼吩咐?”

徐昌道:“去把徐勇徐千戶叫來。”

徐勇最近水漲船高,也因功升了千戶,當然,他能有這千戶,還得多靠了陸松,陸松人脈廣,趁著內西城千戶離職的空檔,極力為他爭取,這天大的好處才落到他的頭上。

過了半個時辰,徐勇急匆匆的過來,道:“叔父,怎麼了?”

徐昌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