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來,端端正正的坐好,提起旁邊的茶壺,給楊彪和關羽續了一杯水,然後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雙手捧起,對楊彪笑道:“久聞老大人之名,今日一見,足慰平生。請以茶代酒,祝老大人千秋萬歲,延年益壽。”
楊彪滿意的笑了笑,端起茶杯飲了一口,笑道:“小兒書札中多次提及將軍,說將軍少年英雄,足智多謀,又寬仁溫厚,那時還以為小兒荒悖,今日一見,方知他雖然平時胡言亂語頗多,這幾句卻是實情。”
孫紹靦腆的一笑:“楊公此言,讓紹無地自容了。楊公德高望重,令郎天下俊才,我怎麼擔當得起啊。”
“擔當得起。”楊彪示意旁邊的侍者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衝著孫紹舉起杯:“老夫代夫人向孫君致意,謝孫君傳達袁氏兄妹的訊息。”
孫紹一聽,不敢怠慢,連忙還禮,飲了一口。
關羽有些詫異,楊彪對孫紹這麼客氣已經讓他不解了,怎麼他的夫人還要對孫紹表示謝意?從來沒聽孫紹說過他和楊家有什麼淵源啊。
幾句閒話說完,楊彪扯上了正題,他詢問關羽、孫紹對這次弭兵大會的意見。關羽對此知之甚少,他是直到天子下詔封他為驃騎將軍,領南陽太守,負責南陽地區的安全時才知道的。現在楊彪問他,他也說不上太多,只是說了幾句場面話,就把話頭交給了孫紹。
孫紹收了笑容,嚴肅的看著楊彪:“楊公為政多年,又飽讀經書,想必對現在的世事也有清晰的認識。我岳丈是帶兵之人,沙場征戰,他無往而不勝,可是朝堂權謀非他所長,至於我,我不過是運氣好,小有戰績,只能為岳丈補闕拾遺,這朝堂上的事也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之所以請楊公來,就是想借重楊公的名望和閱歷,真正促成這次的弭兵大會,還天下百姓太平,為傷痕累累的大漢贏得喘息的機會。”
楊彪見孫紹說得誠懇,一時沒有說話,他捻著鬍鬚沉默了片刻:“將軍過謙了,關將軍當世英雄,忠義無雙,如果不是他,不可能出現今天這個機會。將軍雖然年少,可是謀定而後動,見機而作,時機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使是多年官宦之人,也未必能有這份見識。說實在的,老夫到現在還有些不敢相信,總覺得將軍背後應該還有高人指點。”
孫紹掩飾的笑了笑,老楊這才叫火眼金睛,如果不是前世看慣了這些爾虞我詐,不是多了幾千年的政治權謀,他確實不可能把時機掌握得這麼好。他笑了笑,解釋道:“楊公過獎了,其實,我這麼做只是出於一個商人的本能,並非有什麼真知灼見。”
“商人的本能?”楊彪不相信孫紹的話,他盯著孫紹的眼睛,希望能從他的眼神裡看了一些資訊,但是孫紹的眼神很清澈,很坦然,一點退縮的意思也沒有,反而讓他不由自主的相信了他的話。
“不錯,楊公應該也聽令郎說過,我去南海,本不是去征戰的,我是去做生意的。”孫紹侃侃而談,說著眼下最讓楊彪這樣計程車大夫不齒的話題,臉上卻沒有一絲不安的神色。“做生意其實和作戰、從政一樣,也講究出手的時機,不同的時機出手,獲利的情況可能有天壤之別。”
楊彪靜靜的聽著,他忽然有些奇怪,他一輩子不願和唯利是圖的商人打交道,沒想到今天卻能坐在這裡聽一個年輕人談論經商和為政的共同之處。
孫紹略微解釋了一下經商中時機的把握之後,話題一轉,又說到了弭兵大會:“紹不才,敢以經商再論這次的弭兵大會。商人之中也有幾等人。最下等的商人只顧著眼前的利益,他們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看起來是賺了錢,但是他們的錢賺不長,賺不久,時間長了,終究會被人唾棄,最後無立足之地。好一等的商人,能夠知道細水長流,留心積累自己的信用和資本,這樣雖然賺錢不是那麼快,但是他能穩步增長,但是他們的眼光侷限在自己的利益上,低進高出,同樣是唯利是圖。而更高一等的商人,則不僅要自己賺錢,還能讓所有人都獲利,這樣的人從來不是一個人在做生意,他的身邊總有一幫能夠和他同舟共濟的夥伴,他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所有人都獲利?”楊彪一下子捕捉到了孫紹要表達的意思。
“對,這叫共贏。”孫紹讚歎的笑了,人老成精這句話在楊彪的身上表現得是淋漓盡致。“只要楊公能找到一個共贏的法子,這次弭兵大會才可能真正的成功,天下才可能真正的太平。”
“難道只有利就可以了嗎?”楊彪笑著反問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將軍不怕別人說你是唯利是圖嗎?”
孫紹淡然一笑:“紹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