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部分

的。至於梁侯爺想要在揚州鹽業裡插上一腳,我個人覺得這沒什麼。畢竟銀子是賺不完的,總不能人家堂堂天子近臣大老遠跑我們揚州來想賺點銀子回汴京去給皇上蓋樓我們還掖著藏著不肯吧?

況且那梁侯爺從未有過製鹽的經驗,想要製做精鹽都還要臨時找老師傅學習。即便他學會了又怎麼和你們這些世代做鹽商的人競爭?所以我想梁侯爺即便在鹽業裡插上一腳掀不起什麼大浪來,諸位儘可放心。”

聽過何學府的話後眾人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他們世代經營鹽業,深知將粗鹽提純製成精鹽是有多麼的複雜,為此他們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世代培養的老師傅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如果說一個侯爺一進入鹽業就能大展拳腳,那說什麼他們也不相信。

於是乎眾人都點頭稱“是!”

三十來歲卻留了一把山羊鬍子的宋公輔伸手摸了摸自己下巴的鬍子,想了想後還說道:“其實我覺得這梁侯爺還是不錯,為人親和又沒什麼當大官的架子,方才我們敬酒他沒有一杯推卻,算是給盡我們面子了。要是他有什麼需要的話我覺得我們還是可以伸手幫助一二的,不能讓人家眼巴巴跑來然後又空著手回去嘛。這樣就顯得我們不地道了,三五個銅板總得讓人賺不是。”

“哈哈哈……宋老爺說的極是啊!”一眾鹽商哈哈大笑道。

第七十九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梁薪就已經在揚州呆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梁薪似乎並沒有做太多跟鹽業有關的事情,大多數的時間他都在和揚州的鹽商以及揚州的官員們吃吃喝喝。

唯一做了幾件也許跟鹽業有關的事情,可能就是梁薪花錢買了一棟宅子和一處私塾。那私塾原本是宋公輔的家族私塾,年前的時候宋家建了新的私塾,所以這老私塾就暫時閒置下來,梁薪知道後便低價從他手裡買了過去。

宋家這老私塾面積很大,三千西廠鐵騎駐紮在裡面都綽綽有餘。與此同時私塾也經過了梁薪一些改變,比如修了很多灶臺、多打了幾口井、以及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裝置。這些訊息全都一絲不漏地傳到了揚州鹽商的耳朵裡,知道梁薪一件正事沒辦,揚州鹽商和官員們總算徹底放下心來。

二月,仲春,十三。宜開業、祭祀、動土,忌嫁娶、遷居。

這一日揚州城外以熬製粗鹽為生的灶戶們瘋狂了,忠義侯梁薪傳出訊息,他將以十文錢一斤的價格大量收購粗鹽。十文錢一斤,要知道以往那些鹽商們給出的收購價只是五文啊。這個訊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有大量的灶戶揹著粗鹽到了梁薪購買的那私塾處。

僅僅一天的時間,私塾裡面的粗鹽堆積如山。揚州鹽商們搞不懂梁薪這是要做什麼,於是只能靜觀其變。一些鹽商想找人去私塾裡打探一下,卻不想私塾周圍佈滿了西廠鐵騎,別說是人,就連一隻蒼蠅也很難飛進私塾裡面去。

大家想不明白梁薪這是準備幹嘛,他一無裝置,二無技術的收那麼多粗鹽來有什麼用?難道他還有點石成金的功夫,可以用巫術將粗鹽一下變成精鹽?揚州鹽商們全都等待著,想要看看梁薪最後究竟能整出了什麼花骨朵出來。

私塾裡面,梁薪與詩音、秦晴、知畫三女站在一起。知畫有些不解地問道:“相公,我聽說要將粗鹽煉製成精鹽需要很多材料進行多次熔化、過濾,你就憑這些東西能煉製精鹽嗎?”夏知畫說著指了指面前那些她看著有些奇奇怪怪的裝置。

梁薪颳了刮知畫挺翹的鼻子道:“無非就是粗鹽提純而已,這樣的技術在我老家未及弱冠的孩子都會。你就瞧好吧,今兒相公我就告訴你什麼叫‘知識才是第一生產力’。”

梁薪說完揮了揮手,早已準備的西廠鐵騎立刻開始行動。從昨天晚上開始,梁薪就讓人制作出了大量的蒸餾水,雖然沒有現代化裝置得來的蒸餾水那麼純淨,但是在這北宋絕對已經夠用了。

梁薪命人拿來乾淨的木桶,往木桶裡面倒入蒸餾水,然後將粗鹽按照比例溶解進去。等到粗鹽完全溶解過後梁薪就命人找來上好的棉布將木桶口部密封好,然後再將木桶反轉過來,下方用另外一個木桶接著。

鹽水透過棉布慢慢滴入下方的木桶之中,等到完全滴完後眾人就發覺那棉布上殘留有不少雜質。梁薪又命人將剛才的步驟再做一次,如此反覆直至最後棉布上再無殘留的雜質。

梁薪看過最後過濾這次的棉布後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好了,開始製鹽吧。”

經過重重過濾的鹽水一下倒入灶臺上那經過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