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道:“不錯,如果我們將龜甲船造他一百艘,大概就足以勝過商家軍的水軍了。老鄭,你覺得呢?”
鄭芝龍搖了揺頭,道:“不可,如果用此船去與商家軍的水軍相抗,必敗無疑。”
多爾袞正在興頭上,聽了鄭芝龍這句話也不亞被打了當頭一棍,頓時啞然止聲,怔怔的看著鄭芝龍,而李杜國的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如果是在朝鮮,那怕是在朝鮮王李琮面前,他也要開上爭辯,只是現在是中國,又當著多爾袞的面,到也不敢造次,只好狠狠的盯著鄭芝龍,狠不能把他撕碎了。
過了好一會兒,多爾袞才道:“為什麼這麼說?”
鄭芝龍當然也看出了李杜國的不滿,當年鄭芝龍縱橫海上的時期,壓根就沒見過朝鮮的船,因此當然不會把李杜國放在眼裡,道:“回稟攝政王,此事關糸我大清之根本,因此芝龍不得又居實稟告。臣觀這龜甲船,在五十年前,或許可以縱橫海上,所向無敵,但現在絕非商家軍的對手。”
多爾袞道:“此船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鄭芝龍道:“首先尺寸太小,這龜甲船長不過十餘丈,寬不過二丈,最多也不過五六百料,載兵不足百人,火炮不過十餘門,而且盡是小炮。而在商家軍中,千料以上的大船比比皆是,兩千料以上的巨型大船跡有十餘艘,載人近千,火炮多達近百門,其中千斤以上的火炮足有二十門以上。昔日俞大猷曾言,海戰無他,唯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爾。”
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這兩句話多爾袞到是聽說過,而且商家軍的海軍所用的戰船巨大,他也聽海防的官員說起過,因此聽了鄭芝龍的話,也開始沉呤不語起來。
而這時李杜國卻有些著急了,道:“攝政王,鄭大人所說的尺寸問題,臣以為並非難事,只要我們將尺寸放大,不就行了嗎?”
鄭芝龍心裡冷笑,你當造船是造桌子嗎?把尺寸放大,小船就成了大船,那有那麼簡單的事情,別說是每一個尺寸只放大一倍,就是擴大十分之一,在許多地方都要重新設計改進。只是這是一個十分複雜時技術問題,不是一句二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的。因此道:“攝政王,船的大小估且暫時不論,但從圖紙上來看,龜甲船的船首平正,帆小,且只有主帆而無側帆,首尾帆;甲板遮蓋,上附鐵片,船身必重,可見其速度不快,雖設有槳櫓,但卻又多加了水手船員,因此只能用於近海作戰,無法遠涉重洋。”
李杜國張了張嘴,又想爭辯兩句,但鄭芝龍看了他一眼,不等他說話,又搶先道:“這龜甲船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船板甲上有頂遮蓋,附有鐵片,並裝有鐵錐和尖刀。不僅可以防禦敵人的攻擊,也可阻止敵人攻擊自身。因此就算是有前面的那些弱點,也足以低消。”
多爾袞點了點頭,說穿了龜甲船就像是重甲騎兵一樣,雖然行動慢、笨拙,無法遠途奔襲,但自身的防禦力卻是超強,就算只能在近海作戰,如果能夠保護住清廷的海疆,也算不錯。而李杜國的眉頭也舒展了一些,畢竟鄭芝龍說的龜甲船的優點,到是很正確的。
但鄭芝龍又道:“只是這是在五十年以前,那時海戰所用的戰船均不大,而且火炮的口徑小,威力弱,無法打穿龜甲船的護壁,因此那時海戰,皆是兩船靠近,噴火燒船,或是以士兵登船作戰,龜甲船的護壁堅固,絕對是一大優勢。但現在卻不同了,海船的體形龐大,所載火炮眾多,海戰已少有登船作戰,全是以船炮一決雌雄。龜甲船的護壁再堅固,能否擋得往現在的火炮轟擊呢?”
鄭芝龍現在雖是龍困淺灘,但畢竟在海上縱橫了數十年,中式船、西式船、日式船,什麼船沒見過。對各種帆船的效能也是瞭如指掌,而且大大小小海戰,巳打了不下百餘場,因此對龜甲船的特點、效能、優點、劣勢一眼就能看個七七八八。
其實朝鮮雖然是一個半島國家,但從來就不是海上的傳統勢力,在十六世紀未、十七世紀初的這段東南亞航海貿易的全盛時期,根本就沒有朝鮮的商船參與,這一點連日本都大大不如。鄭芝龍當然看不上朝鮮的船。
當年朝鮮水軍雖然能在海戰中大勝曰本,一來是當時日本的水軍也實際並不怎麼樣,二來是因為朝鮮確實出了一位不世的海戰天才李舜臣。能去敗曰本水軍,主要還是李舜臣的天才指揮能力,龜甲船的作用,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絕不向傳說中的那麼大,而且當時的朝鮮水軍,其實也就只有十幾艘龜甲船。
當然那時的水戰技術,也確實有利於發揮龜甲船的優勢。而且當時朝鮮也確實是在近海作戰。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