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要求主要的市場,要調撥百分之十的蔬菜,用平價銷售給低收入百姓……這一連串的政策,雖然不敢說照顧到每一個人,但基本上化解了大部分的民怨。
反正不管糧價怎麼上漲,都和他們沒關係。
王寧安又推出了一手更厲害的。
“這些年來,尤其是去年,就曾經有人用漕運威脅朝廷,居心叵測……糧食之重要,遠勝過鹽、茶、銅、鐵,對糧食的管理,尚且不如這些物資,實在是荒唐!我們要成立一個向朝廷負責的糧食運銷公司,職責就是維護大宋的糧食安全,價格穩定!”
王寧安一錘定音,糧食總公司應運而生,第一任提舉落到了呂陶的手裡。
他出身小門小戶,很知道民間疾苦,呂陶立刻提議,在一些土地肥沃的地方,設立專門的大型農場,作為朝廷的糧倉。王寧安當即同意,並且撥付了1000萬貫作為啟動資金,首批農場就放在了河套,西北,嶺南,交趾等地,下一步,向海外經營,有更肥沃的土地,就可以劃入糧食公司。
呂陶是個很能幹的人,在未來的日子裡,糧食總公司成為擁有3億畝耕地的超級龐然大物。
不但提供糧食,還有棉花,白糖,油料,肉類,產品多達上千種,在多次危機當中,都充當了定海神針的角色。
從王寧安的一系列手段就看得出來,其實糧價暴漲,對大宋也不是好事情……可誰讓王寧安手裡的牌多,他可以輕鬆切割內外兩個市場,把糧價暴漲的壓力給轉嫁出去。
怎麼說呢,就像是颱風的風暴眼,無風無雨,安然無恙,而外面卻是一地雞毛,狼狽不堪……還沒等契丹出事,一些更脆弱的國家相繼倒了下去……首先是倭國,因為大宋糧價暴漲,狗牙兒大少爺就拼命從倭國高價搶購糧食,賣回國內,其結果就是反對藤原氏的聯盟出現了裂痕,許多諸侯指責平氏應對無能,而平氏則是痛斥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