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委託張家人代替,因為在他的眼睛裡,張家人遠比孔家人來的親!
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居然衍聖公也會是假的!”
趙曙大驚小怪,其實仔細想想,也沒啥值得吃驚的,他們老趙家,算上他,才傳了五位皇帝四代人,期間就出了趙二刺殺大哥,真宗和仁宗險些沒有後代的事情。
孔家已經傳承了四十幾代人,故事能少嗎?期間經歷了秦末之亂,又經歷了南北朝之亂,還有五代十國,幾次大亂下來,無暇顧及,孔家出了什麼事情,很難說得清楚的。
沒準孔子真正的後人早就沒了。
孔末之亂,是有明確說法的,當然疑點重重,值得懷疑,還有沒有比孔末之亂更可怕的事情,誰也說不清。
所以曲阜的孔家,早就和聖人真的沒什麼關係了。
只不過朝廷尊孔尊儒,才把孔家捧得高高的,作為一個吉祥物而已。
當朝廷不需要孔家的時候,分分鐘就能把他們給廢了!
趙曙思索了一陣,立刻讓人把師父請來。
“我覺得要廢了孔家。”
王寧安笑著點頭,“陛下,為了興旺百家之學,的確需要廢了儒家的一統地位,才能給其他學派生存的空間。既然要廢了儒家,就要先動孔家,只有把這一面旗號砍倒,接下來的事情才能談。而且從青苗法,方田均稅法,到如今改革稅制,發展工業,孔家都是極力反對,他們坐擁上百萬畝的耕地,魚肉鄉里,抗拒變革,許多世家爭相效仿,已經成了變法的最大障礙!”
“師父所言極是,正因為如此,必須先除掉孔家……只是我還沒想好,要怎麼下手?”趙曙道:“孔末亂孔的事件,的確可疑,種種跡象都表明,是張家人篡奪衍聖公的位置,可,可我們拿不出鐵證啊!”
其實這事情不復雜,要是放在後世,取張家人的dna和孔仁玉後人的一對比,立刻真相大白,問題是大宋沒有這個技術。
而且也過去了一百多年,僅僅憑著一些疑點,就想廢掉孔家,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很多人都有個錯覺,以為皇帝權力無限,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只要有兵有權,就可以隨便生殺予奪,誰敢阻撓,直接大刀片子招呼,然後就天下太平了。
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就拿王寧安來說,他的權力夠大了吧!
他以政事堂名義下令,如果無緣無故,就廢了孔家,御史臺就會駁回,其他的宰執也不會支援,他們可以憑著留身獨對的權力,直接找皇帝告狀。
當然了,趙曙會站在師父一邊,可講不通道理,拿不出足夠的理由,就落實不下去。即便靠著強力推行,其他別的官僚也會強烈反對。
要知道,官場是一個龐大的機器,其他別人不敢說,但是他們可以私下動手腳,最簡單的就是消極怠工,趙禎早年的時候,就是這麼累垮的。
當然了,你也可以把這些消極怠工的罷黜,可問題是當官是很高深的學問,不是隨便摸摸腦袋,就能行的。
大宋想當官的人不少,可能當官的人卻不多。
這就是王寧安明知道一些人和他不是一條心,也沒法隨便換人的原因,除了能力之外,還要考量資歷,人望,各種複雜的關係,總而言之,三五句話是說不清楚的。
就像現在,他當然想借著孔末之亂,徹底廢掉衍聖公,殺雞駭猴。
可麻煩的是,沒有鐵證如山,就會有人跳出來添亂,言官不會答應,士林也說不過去。
“啟奏陛下,司馬相公求見。”
趙曙立刻點頭,“讓他過來吧。”
不多一時兒,司馬光急匆匆趕來,給趙曙見禮,然後又向王寧安笑道:“王爺也在,正好,這裡有一卷東西,請陛下和王爺過目。”
說著,司馬光拿出了一份泛黃的檔案,擺在了面前。
王寧安和趙曙都湊了過來,仔細看去。
原來這份檔案竟然是後唐時期的,也難為司馬光,怎麼找出來的。
王寧安快速瀏覽,他越看越是驚喜。
這份檔案正好記載了當年孔仁玉控告孔末的經過。
當時的皇帝是李嗣源,知道他的人不多,而且多數人還是從《不良人》裡面知道他的,可以放心大膽告訴大家,不良人除了借用了人名之外,其他和歷史都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李嗣源是沙陀人,從小打仗,屢立戰功。
但是他是個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