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王寧安有心阻止,可又一想,洛陽的確是眼下最佳的選擇。

而且洛陽本身就聚集了一幫朝堂的失意者,以文彥博為代表,很是有一些老貨!他們藉著遷都,正好鹹魚翻身,和賈昌朝這幫人針鋒相對,保證有一場好戲看。

就把遷都當成一根骨頭,讓他們狗咬狗,只要文官開始撕了,要做事就容易許多。畢竟獨自面對著一群成精的文官,壓力還真特麼大!

“陛下,臣以為文相公的提議非常妥當,應當立刻派遣得力臣子,去洛陽考察情況,臣斗膽建議,要讓百工院的人去,制定妥當的營建計劃,儘快完成遷都大業。”

趙禎看了看王寧安,突然笑道:“王卿,朕沒記錯,你和文相公之間,還有些不快啊?”

“陛下,臣很厭惡文彥博,那老傢伙太壞了,但是他這個建議的確是為了陛下考慮,也是最合適的,臣沒有理由反對!”

趙禎哈哈大笑,“王卿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識大體,這是朕最看重你的地方。”趙禎又說道:“你說沒有理由,朕有個理由,洛陽深居內陸,運輸不便。就拿最近幾年來說,朝廷的漕糧有一半多來自嶺南和交趾等地,朕是希望找個鄰近海港的地方做都城的,至於洛陽,就暫定為陪都吧!”

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

趙禎面前擺著一張碩大的地圖,真是大宋的寰宇乾坤。昨天趙禎把歐陽修叫了過來,閒聊的時候,自然提到了遷都的事情。

歐陽修提出了一番見解,就以王寧安在交趾弄到的那塊飛地來說,如今已經陸續擴大,擁有300萬畝之大,每年產出的稻穀千萬石,能運回大宋的有500萬石。

眼下大宋的商船越造越大,最大的能裝15000石稻穀,平均在8000石左右,600多艘船隻,就能把稻穀運回大宋,每艘船隻所用人員不過300,時間不過兩月,就能運到平縣,損耗只有一成。

假如用陸路運輸,一駕馬車最多隻能裝10石稻穀,而且路上損耗至少三成,如果趕上陰雨,或者其他意外,從江南運到汴京,需要的時間要兩三個月,運1萬石糧食,就要1000駕馬車,人不是機器,也需要休息,長途販運,至少要配兩個車伕,而且沿途每半個月還要換一次牲口,不然畜生也會累死的。

人力,畜力,幾十倍於海運,根本負擔不起。

以汴京的體量,唯有靠著運河支撐。

但是近年黃河水量不足,泥沙淤積,北方降雨減少……眾多的威脅,都衝擊汴京的繁榮。

歐陽修給趙禎算了一筆賬,海運的成本不到漕運的一半,而且海運是點對點的,只要修好了港口,中間的航路不用管的,漕運不行啊,沿途航道都要維護,每年的消耗就是幾百萬貫……

而且隨著經營交趾有成,許多有識之士都看到了海外的利益。

歐陽修把這些給趙禎講了一遍,最後落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都城要鄰近海洋。

“醉翁說你在六藝學堂的時候,經常說財富來自海上,可有這話?”

“沒錯!”王寧安道:“海外資源豐富,土地眾多,且開發不深。只要付出一點代價,就能拿到豐厚的回報。”

“陛下請看。”

王寧安指了指孤懸海上的一個島嶼,“陛下,這裡本是高麗的,如今被渤海國佔據……其實也就是咱們的馬場。臣剛得到訊息,我三伯和堂兄從天竺回來了,他們帶回一種神駿的戰馬,足以承擔鐵騎重量,助我大宋收復燕雲,橫掃蠻夷!”

“當真?”趙禎驚訝問道:“海外真的有良駒?”

“一點不假,這種馬比起遼國的北地馬還要雄壯,足以和汗血寶馬爭衡!”

王寧安不太清楚馬瓦里馬的具體情況,而大宋人心中的神駒就是汗血寶馬。聽他這麼一比,趙禎心裡像著了火似的,真想去好好看看。

“王卿,醉翁向朕提議,幽州北據長城,南撫中原,東有大海,只有守住幾處長城隘口,便可以高枕無憂。實在是最好的都城之選,只是可惜,如此的好位置,居然落到了遼寇的手裡,朕不甘心啊!”

王寧安見趙禎主動提起了幽州,也是心情激動。

“陛下,臣也如此認為,唯有幽州,兼具海陸之利,氣象萬千,格局宏大,是最佳的都城之選。臣以為收服燕雲的事情,必須儘快落實,斷然不能讓這塊寶地繼續被遼寇荼毒!”

趙禎欣然點頭,“朕也是這個意思,甚至朕打算北巡,親自看看河北諸軍,究竟能不能對付遼兵!=奈何眼下還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