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能生,又很會教育孩子,蘇老泉教出兩個天才兒子很了不起吧!人家韓億愣是教出了八個,全都中進士,當了官!
這位韓億,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北八韓的爹!
韓家論起實力,堪稱河北第一!沒有第二!
聽說了韓相公出面,歐陽修才猛然驚覺,他要辦個學堂,已經不是自己的事了,以韓家為代表的河北士族顯然不願意讓六藝學堂崛起,破壞科舉取士的格局,搶奪份額。
當然韓相公不至於直接出手打壓,而且這邊有晏殊在,他也壓不住。
韓相公就提議把六藝學堂變成官學,然後准許河北所有學生就學,其中也包括他們韓家的子弟。
“老夫要告訴你的不幸訊息就是成為官學之後,報考六藝學堂的人太多了,你們王家的部曲子弟,怕是沒戲了。”
王寧安不惜血本,當然是為了自家人考慮,儘可能讓王家的子弟能夠入學。他把學堂弄得老大,也是存了這個心思,招的人多了,機會也就多了。
但是六藝學堂成了官學,要面對整個河北,乃至全天下的英才,王家部曲子弟,還有多少機會啊?
歐陽修不無慚愧道:“這樣吧,老夫和晏相公商量一下,給你們留出一百個名額,免試入學。”
這已經是歐陽修能給的最好條件,可王寧安轉了轉眼珠,哪裡夠啊!王家的部下有三四百人,加上弓箭社,好多人都三五個孩子,100個名額只是杯水車薪,300個還差不多!
“醉翁,就不能擋一擋其他地方的子弟?”
“唉,有教無類啊!”歐陽修為難搖頭。
王寧安轉了轉眼珠,突然露出了笑容,“醉翁,也不需要固定名額,只是入學考試,做寫文章。”
“怎麼做?”歐陽修立刻警惕起來,“別想老夫給你們作弊啊?”
王寧安搖頭,“哪能啊,我是想讓醉翁依循六藝學堂的宗旨,不光要考詩詞歌賦,經義文章,還有考其他專案,比如體能、比如算術。”
歐陽修根本不相信,疑惑道:“二郎,考這些你就有把握?”
……
通往滄州的大路上,數百青壯武士簇擁著一支車隊前行,足有四五十駕馬車,好長的一條大龍,讓人瞠目結舌。
為首的是兩個中年人,稍微小一點的忍不住笑道:“三哥,離著滄州可不遠了,真沒有想到,那個小傢伙竟然把醉翁給鼓動了,只可惜啊,咱爹技高一籌,他是為咱們辛苦,為咱們忙了!”
大一些的中年人不喜不怒,只是淡淡道:“五弟,王家不容小覷,咱們還是要儘量交好,瑤池瓊漿,多好的東西……”提到了美酒,兩個人都露出了神往之色,根本沒把入學考試當回事。
第102章 不服氣
經過了三個月的緊張施工,搶在秋收之前,六藝學堂的主體工程,包括教室、宿舍、食堂、活動場……全數建好,還剩下一些收尾工程,可以等開學之後,再繼續施工。
這幾天又陸續來了幾個人物,加盟六藝學堂。
其中有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長得十分俊美,身上還有淡淡的香味,王寧安一打聽才知道,他叫王安國,還有個大哥,叫王安石!
王寧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實在是沒法把眼前精緻到過分的傢伙,和有名的邋遢鬼聯絡起來。
真不知道王安國和他哥怎麼相處?
王寧安強忍住八卦之火,稍微打聽了幾句,王安國就實話實話,王安石在慶曆二年中進士,回到地方做官,政績卓著,學問大漲,也在治下講學,反應很不錯。
漢儒式微,北宋的學術舞臺百花齊放,遠沒有到理學一統天下,萬馬齊喑的地步。
王安石算是歐陽修的晚輩,聽說醉翁興學,王安石就讓自己的兄弟過來,一是共襄盛舉,二是衡量一下六藝學堂的本事,也好取長補短。
光是這一手,就看得出來,王安石是個有心的人,難怪日後能把大宋攪得天下大亂,日月無光呢!
除了王安國,還有兩個很重要的人物,一個叫做劉彝,別看他剛過而立之年,卻是十足的水利專家,他在兩年前,指揮治理贛江,聲名鵲起。
老歐陽把他弄來,顯然是針對六塔河,歐陽修是不會放棄的。
至於另一位,名叫蘇頌,這傢伙出身望族,簡直就是個百科全書,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於演算法、地誌、山經、本草、訓詁、律呂……更是無一不精,學問廣博,涉獵之多,只怕歐陽修都要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