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校。
包拯認為滄州出現了向遼國走私糧食的惡劣商人,是人心不古,教化不興,奸商逐利,不知大義。要想解決問題,唯有大力興辦學校,教化人心,才能解決問題。
不過滄州偏僻,財力有限,且民風彪悍,不喜讀書,要想建立學校,並不容易。包拯不惜下達嚴令,要求滄州計程車紳商人踴躍出資,捐款興學。
……
城西崔家,書房中,一個四五十歲的白胖子,對面坐著一個稍微大一點的醜陋老者,白胖子就是崔鈺,老者是滄州通判楊雄。
“這個包黑子到底想什麼,怎麼突然要興學了?”崔鈺笑呵呵問道。
楊雄抓著鬍鬚,搖頭晃腦,“是這樣的,自從慶曆四年,歐陽修等人提倡新建官學,培養士子,還要求必須在官學唸書三百天,才有資格參加鄉試,各州、軍大肆辦學,包黑子也想跟風唄。”
“慶曆的那幫書生不是都被貶官了嗎?他們的令子還有用?”
“哈哈哈,岳父,這就是你不明白了,如今文人吃香,辦學又對了文人的脾胃,自然沒人反對了。”
“原來如此。”崔鈺眯縫著眼睛,若有所思。
楊雄吃了幾口菜,見崔鈺還不說話,就笑道:“岳父大人想要給包黑子找點事?”
“不!”崔鈺斷然搖頭,“包黑子官聲不錯,他要是能真心辦學,不給咱們添亂,所幸就讓他舒舒服服渡過一任,趕快滾蛋。咱們這麼大的家業,也犯不著幹掉腦袋的事情,就看包黑子知不知道好歹了!”
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
“寧安,這是茶館這個月的租金和分紅。”白氏將一個小袋子送到了王寧安的面前。
外祖父留給老孃兩份產業,一個是酒樓,已經在王寧安的手上起死回生。至於另外一個,就是茶館。
早在一個多月之前,就抽空去看過,茶館和酒樓的情況不同,那邊經營得十分興旺,掌櫃的是個有本事的人,他擁有茶館的五成股份,負責日常經營。
每個月他付給王家房租,還有一半分紅。
王寧安忙著寫東西,制定對策,王良城裡村裡來回跑,還要抽空練武,收錢這種小事情就由白氏負責。
一共是3貫800文,其中租金一貫,剩下的是分紅。
把錢拿在了手裡,王寧安就皺眉了。
白氏臉色也不好看,她拿起了一個比尋常銅錢大一號的錢幣,嘆道:“茶館那邊和娘說這枚錢能當十文錢用,可娘怎麼看都不對勁。”白氏皺著眉頭,悶悶不樂。
“這個的確是當十的銅錢,只可惜唯有衙門承認!”王寧安一眼認出來,白氏手裡的錢正是“大泉當十”。
在金屬貨幣的年代,總有人會打錢的主意,比如千古偶像諸葛亮,在拿下了巴蜀之後,就發行了歷史上最劣質的銅錢太平百錢,用一枚稍大的銅錢,去頂一百文用,收購民間的物資,和民眾搶奪利益。老百姓顯然不願意被帶到坑裡,結果就是弄得蜀國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天府之國的百姓面有飢色。
大宋的君臣比起蜀國還是要好一點,但是沒有人能抵禦貨幣魔術的誘惑,西夏戰爭爆發,朝廷財政匱乏,物價飛漲,大宋朝廷唯有選擇發行不足值的貨幣,先是“當十鐵錢”,接著在前不久,又發行了“大泉當十”銅錢,也就是白氏拿回來的。
“還算不錯,給的是銅錢,不是鐵錢!”王寧安嘴上說笑,可心裡已經憤怒無比,竟然用不足值的銅錢糊弄老孃,顯然茶館那邊出了問題。
“他們怎麼能這樣?”白氏明白之後,氣得嘴唇煞白,幾乎哭了出來,“不行,我去找他們去!”
白氏氣呼呼的要去找茶館的人算賬。
“等等。”王寧安拉住了老孃,“娘,你先彆著急,聽我把話說完。”
王寧安定了定神,道:“茶館很興旺,一個月的分紅斷然不會連三貫都不到,還敢用當十錢糊弄咱們,良心被狗吃了!”
“可不是,別的不說,你外祖父選的都是最好的地段,一個月只要一貫錢租金,簡直白送一樣,還嫌佔得便宜不夠!”白氏的聲音越來越高,“寧安,咱們不欺負人,可是也不能讓別人欺負了,我一定要找他們算賬!”
“光算賬就夠了嗎?”王寧安輕笑道:“娘,你不想讓他們把吃進去的錢都給吐出來?”
“想,當然想了,你有注意?”
王寧安搖搖頭,“我會想辦法調查的,等我把這邊的事情處理好,再去找他們算總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