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少年貨郎拿著兩串紅彤彤的冰糖葫蘆,送到了他們手裡。
這個少年在幾個月之前還是一名小乞丐,當初海豐酒樓開門,出售廉價的羊骨湯,就是他第一個來買的。
後來每當他要到了銅板,就會來喝湯。漸漸熟悉了,就算沒有錢,他幫著招呼客人,搬運東西,也會送給他一碗帶著骨頭的湯。
向好有心留下他,可當時酒樓並不缺人,王寧安知道後,就把小乞丐叫到了後廚,交給他熬糖之法,還借給他兩貫錢。
錢不多,小乞丐買了三十斤山楂,五斤糖,製作了竹籤,綁了草把。
在實驗三次之後,他終於熬出了粘稠的糖漿,學會了沾糖葫蘆,正好趕上了寒冷的冬天,小乞丐扛著草把,上面插滿了紅紅的冰糖葫蘆,好看好吃,酸酸甜甜,冰糖葫蘆迅速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食品。
小乞丐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兩貫錢還給了王寧安,他還用錢吧自己從裡到外,洗得乾乾淨淨,穿上了嶄新的衣服,還弄了件老羊皮襖。
走街串巷,再也不用擔心挨餓受凍了。
……
王寧澤和王洛湘啃著冰糖葫蘆,跟著哥哥亦步亦趨,來到了祥雲茶館。
這就是外公留下來的產業,王寧安揹著手看了看,見往來的人群不在少數。他隨著大家走進了茶館。
在一處靠窗戶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壺茶水。
要說王寧安最討厭的東西,恐怕非宋代的茶葉莫屬了!
也不知道哪個倒黴催的,竟然想出瞭如此暴殄天物的方法!
後世喝茶,務求茶葉完整,宋人不一樣,非要把好好的茶葉製成茶餅,喝得時候烤糊了,再碾成歲末,好好的茶葉變成高碎了,倒入熱水沖泡,還要加入生薑、鹽,蒜,甚至橘子皮……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重口味了。
王寧安只是讓夥計把茶葉碾碎,沖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