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後世**那些國旗班手們,李業栩將紅色的金龍日月旗一拋,對面的升旗手,開始動作起來。
國旗冉冉升起,音樂跟著就是一變,所有大唐皇家軍校的學員們,還有李治、李敬業等一眾李治的發小們,都跟著唱了起來,至於李靖、長孫無忌等人,只在一旁巴巴的看著。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雖然才數月,但大唐皇家軍校的愛國主義教育還是起到了作用,學員們跟著一邊唱著,一邊淚流滿面,很多學員此刻都忘了他們是那個將軍麾下,是軍中哪個派屬了,心中只有大唐的榮耀
在過往的歲月裡,漢人慘遭蹂躪,而隋又那麼快滅了,大唐帶著漢人的期望崛起在東方,一場場勝利,讓漢人有著後世之人沒有的大國驕傲。
如同那美利堅的國民一般,為自己身為這樣偉大的國家的國民而驕傲,這樣的時代,崇尚的不是後世中國推崇的集體主義精神,而是一個偉大帝國所應有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
崇尚英雄,是現今盛世大唐的風氣,也是故往強漢的風氣,景象截然不同於後世的“貧英雄”時代。
特別是歷史上李世民的滑鐵盧之戰--徵遼戰役,在李治的參與之下,大勝而歸,盡中原王朝,數代皇帝,百年之努力,一舉將遼東三國納入大唐的版圖,所以當大唐遠征軍報捷而歸之時,不僅讓很多的本來擔心大唐會和前朝一般折翼的世家和百姓鬆了一口氣,繼而就是滔天的喜悅和自豪,其景可想而知。
現如今的大唐,已經有李治孫子輩李隆基時期開元盛世的跡象,大唐像東方明珠般,釋放獨屬於自己璀璨文明和盛世的光芒。
大唐的軍隊在破突厥、徵遼後,強大有目共睹,無數西域小國派使者前來朝拜結交。
而徵遼一役後,那倖存的五萬大唐軍,如今也都是皇家軍校學員,百戰而歸,不僅僅是身份地位的提高,而且所得賞賜也讓他們大發了一筆橫財。
尤其是李治宣佈,軍不幹政,政不糜軍後,大唐軍隊的發展,卸掉了一身沉重的負擔,那些文官在不用擔心自己的權柄之後,對於軍隊的建設也不再如平常那般阻擾。
一時間,大唐軍隊如脫韁的戰馬,肆意的加速狂奔在天地中。
只是大唐軍隊至今還是人力不足,這就是農耕民族的缺點,遊牧民族可以全民皆兵,女人孩子齊上陣,而農耕民族卻必須保持相當大一部分壯年男子用於生產。
所以在有了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俘虜後,李治將最精壯的挑選出十萬人,讓玄奘在這些人中傳播佛學,再配上軍中天下黨的政委黨員洗腦,爭取讓他們心向大唐,讓紅軍的堅毅和狂信徒的瘋狂,早日的在大唐結出飽滿的果實。
打造出一支強力軍隊,也讓大唐的軍力緩和一下。
只是就算如此,大唐的軍隊在李治看來還是不足今後之用,李治對大唐軍隊的改造,參考了後世的集團軍制度,新軍中分主戰部隊和輔助部隊,不過這樣,也使得將來會有很多軍隊不滿員。
坦白說,這也是沒法子的事,誰讓李治受後世鄧爺爺的影響,兵貴精不貴多,對大唐士兵的要求太嚴苛了。
年齡、身體、甚至還有政治傾向,那都是要考核的。
可不是像以往那樣,什麼人都要,不僅浪費國力,而且軍隊戰鬥力減弱,打起仗來,後勤加重,全靠人海戰術欺負人。
大唐的風光是需要底氣的,如今離昔年強漢霸世,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想要如後世動輒百萬大軍,更是一件為期不短的事,很難唉,隋末之後,中原都快被打爛了,十室九空,人口凋零啊。
※※※※※※※※可愛的分界線※※※※※※※※
步行入內後,眾人看著周圍青石鑄就,塗上白石灰的整齊士官宿舍,還有辦公樓,這種極具現代氣息的平房,引得一干臣子們嘖嘖稱奇。
作為大唐皇家軍校的副監工,房遺愛妙趣橫生的向李治一干人等進行解說。
程咬金湊房老爺子邊上,用肘撞了他一下,笑嘻嘻道:“房老大,你家那兩個小傢伙,如今都很是出息啊。”
房老爺子聽了後,矜持的笑了笑,仰起頭,搖頭擺尾的悠然向前走去,也不言語。
後面一臉驚奇的程咬金,鬱悶的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