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說道:“你方才說,‘英國朝廷,自英王以下,大力鼓吹種植橡樹’,又什麼‘持久不懈’——難道,這些大樹,都是英國人後來自個兒種出來的?”
關卓凡說道:“太后聖明,正是如此!西洋諸強,大多以商貿立國,通商即通洋,橡木既為造船之關鍵,便為關乎國運之要緊物資。英人興起之際,隔海與歐陸諸強交惡,歐陸諸國都不肯將橡木出口英國。英人別無他途,唯有自種。”
“太后明鑑,英倫三島,地況狹窄,有多少多餘的地方是可以拿來種大樹的?何況這橡樹成材,又費時極長?本錢既大,回報又慢,普通農人是斷不肯做這門生意的。因此,這件事情,非朝廷自上而下,大力鼓吹推動不能辦!”
御姐微微皺起眉頭,心裡想:要是我的話,該怎麼辦?
“西曆1503年,英人制定法例,曰‘植樹法’,鼓勵橡樹種植。嗯,那是前明弘治十五年的事情,距今已經三百六十餘年了。”
御姐動容:為了一種樹,居然專門擬定了一部法例?
關卓凡繼續說道:“英王定橡樹為‘國樹’,稱‘皇家橡樹’。英國海軍的軍歌,就叫做‘橡樹之心’。”
“還有,英法大海戰,英國艦隊的正、副主帥,都是鼓吹種植橡樹之最力者。英國的正帥叫做納爾遜,多次考察橡樹種植地區,並上書朝廷,要求機樞重視其事;副帥叫做柯林伍德,更有一個習慣:艦隻靠岸,他必帶上裝滿橡樹種子的布袋,人到哪裡,便把橡樹種子撒到哪裡。”
面紗之後,目光炯炯,御姐輕聲說道:“你是說,咱們也應該大力種植這個橡樹?”
關卓凡微微搖頭,說道:“回太后,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軍艦,已經開始披覆鐵甲了。西洋造船技藝,日新月異,現下的鐵甲艦,還是‘鐵骨、木肌、鐵甲’,但臣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變成真正的‘鐵骨、鐵肌、鐵甲’了!因此……”
“你等等——嗯,你是說,現在……將來造艦,橡木已經沒有那麼緊要了,真正緊要的,是——鋼鐵?”
“聖明不過太后!臣拜服!將來決勝海疆——其實不止海上,陸上亦然——拼的就是鋼鐵!誰的鐵多,誰能煉出好鋼,誰就能造出堅船利炮,誰就贏了!就如當年,誰的橡樹多,誰有足夠多的好船材,誰就能造出堅固的艦隻,誰就是海上霸主!”
慈禧略一深思,不由心潮澎湃,覺得血都微微熱了!關卓凡這番話,和她初睹“冠軍號”時,關於鋼鐵的那番激烈的思想波動,產生了極其強烈的共鳴。
她說道:“造這麼大一隻船,要費多少鐵啊?咱們……有這麼多鐵嗎?”
關卓凡斬釘截鐵地說道:“回太后,有的!這些鐵,都埋在地底下!咱們中國,地大物博,地底下什麼寶貝沒有?只是咱們以前用不著,沒有花心思去找罷了!這探礦也是一門大學問,但只要咱們拿出英國人種橡樹的那股勁頭,下足功夫,多少鐵找不到、挖不出、煉不來?”
“找到鐵礦,辦起鐵廠,煉出好鋼,到那個時候,這樣的大船,咱們自己終究也能造的出來!比這個更大、更好,也說不準!”
慈禧熱血沸騰,一時之間,不曉得該說什麼好。下意識中,她做了一個從未做過的動作:抓住關卓凡的手,緊緊握住了。
*(未完待續。。)
第一一五章 巨獸的巢穴
除了桅杆本身,桅杆上的帆、索,也給了慈禧相當的震撼。
桅杆上的帆都捲了起來,但慈禧大致能夠想象,它們張開之時,是如何之遮雲蔽日?
桅杆之上,桅杆和桅杆之間,極粗極長的纜索,你來我往,縱橫交錯,另有一番驚人氣勢。
御姐對這兩樣物事留有深刻印象,首先當然是因為其體量之巨,緊接著,她也意識到了:這兩樣東西,現下的中國,都造不出來。
“冠軍號”所用帆、索,都是近代紡織業、化工業發展到相當程度的產物,彼時的中國,確實尚無能力為之。
還有那兩根巨大的煙囪——那是御姐見過的最大的煙囪——怕是十個人也合抱不來吧?這隻船,到底要吃掉多少煤,才需要這麼大的煙囪?
但最為“觸目驚心”者,還是那一門門黑色的大炮。
“冠軍號”上,沒有青銅炮,全部都是鑄鐵炮,所以,全部都是黑得發亮的模樣。
對於聖母皇太后來說,顏色不是重點,青銅、鑄鐵分別在哪裡,一時也不甚了了,女人在意的,是——怎麼這麼粗?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