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人。先不說恭王還有沒有勇氣再做這種事情,也不說文祥、曹毓瑛這班“恭系”大將,還願不願意跟著他鋌而走險,單在技術上,政變就沒有可行性:慈禧和關卓凡在一起,“同道堂”的印章,慈禧當然是隨身帶著的,詔書上若沒有慈禧的“同道堂”,只有慈安的“御賞”,就是偽詔,就沒有合法性。
就是說,想師祺祥故智的人,拿不到“大義名分”。
至於實力對比,就更不用說了。恭王不直接掌握軍隊,帝國最強大的軍隊,牢牢掌握在關卓凡手裡。而且,北京城下,有一支吳建瀛部虎視眈眈;天津距北京,急行軍的話,亦不過兩三日的行程。
政變不可能,但對頭以為可以“趁虛而入”,搞點什麼別的古怪出來,還是有可能的。
果不其然。
關卓凡嚴陣以待,迄今為止,惇王方面,已一一成擒。
打倒惇王,意義並不在於“搬開改革路上的絆腳石”。政治上,惇王的分量並不重,他的政治立場雖然偏保守,可別說在政壇上了,即便在旗人和宗室內部,也談不上是“保守勢力的總代表”。
惇王的價值,在於他的身份: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