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部分

�嚀ǖけ萆暇鴕桓霰ψ��趺醋��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典禮上,與禮的中國官員,向小皇帝、兩宮皇太后行的禮,和向日本女天皇行的禮,是不一樣的。如果兩國元首同在高臺丹陛之上,如何能夠分別受禮呢?

*

(今天更得晚了一點,各位書友見諒)

*RS

第二十七章 紫禁城兩日遊

日本那邊倒是不存在這個問題。和櫻天皇隨行的女官中,品級足夠參加典禮的,只有庭田嗣子一位。庭田典侍已經表示:願意以參見天皇的儀節,向中國的皇帝和皇太后行禮,即行平伏禮。

中和殿沒有高臺丹陛,殿中央只有一層地臺,高不足一尺,本來是符合要求的。但地臺的面積不大,擺上四位國家元首,實在是過於擁擠了;而且,因為過於擁擠,亦會產生同樣的難以分別受禮的問題。

所以,地臺必須向兩邊擴充套件。在技術上上,這非常簡單:做兩個活動的地臺,拼在原地臺的兩邊,整個地臺的面積便大大擴充套件;典禮後,將活動的地臺撤走,即可恢復原狀。

可是,中和殿地臺左右兩側,各有一根大柱,距地臺邊緣亦不足一尺,中和殿的地臺是不可能向兩邊擴充套件的了。

“前三殿”不成,“後三宮”呢?

“後三宮”中,交泰殿,是皇后生日受禮以及貯存大清“二十五寶璽”的地方;坤寧宮,理論上是“中宮”——皇后的正寢殿,但事實上已經變成了皇宮專祭薩滿之所。

這兩處宮殿,“專業性”極強,肯定是不適宜用來舉行涉外典禮的。

“後三宮”之首的乾清宮呢?乾清宮氣勢恢宏,不輸“三大殿”,但和太和殿、保和殿一樣,乾清宮正殿中央,亦是高臺丹陛。

挑來揀去,最後還是決定,典禮放在養心殿舉行。

養心殿在紫禁城中的地位,本來並不算高。但自從世宗移居養心殿後,養心殿的地位便慢慢地高了起來。兩宮垂簾聽政之後,養心殿更已成為中國事實上的政治神經中樞。拿這個說事,講給日本人聽,“在養心殿舉行典禮。是俺們特別重視你們的意思”——大約也能自圓其說。

關鍵是養心殿的“明殿”——即正殿,中央既沒有高臺丹陛,也沒有礙事的柱子,可以按計劃“改造”。

禮部絞盡腦汁,拿出了以下一套方案。

養心殿中央地臺向兩邊擴充套件,地臺中間。置可摺疊的明黃紗屏八扇,將地臺分成左右兩半。

地臺左半邊,前置御榻,是小皇帝的座位;後置兩張並排的御座,是兩宮皇太后的座位。御座前懸一副方眼黃紗。

地臺右半邊,置御坐一張,款式和兩宮皇太后的相同,為和櫻天皇的座位。

中國以左為尊,日本以右為尊,如此安排,皆大歡喜。

地臺至殿門,中間置絳紫紗屏四副。每副八扇,共三十二扇,將養心殿分成左右兩邊。舉行典禮的時候。中、日與禮官員先行進入明殿,中國的官員在左邊排班,日本的在右邊——只有庭田嗣子一人。

然後,作為主人,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后先入殿,走左路。升座;接著,客人和櫻天皇入殿。走右路,升座。

鴻臚寺贊禮官唱禮。兩國官員按本國禮節給本國元首行禮。

禮畢,兩國官員退出殿門。然後,交換位置,庭田嗣子從左側入殿,在左邊站班;中國官員從右側入殿,在右邊站班。

贊禮官唱禮:“恭請日本國皇帝聖安!”——中國官員打千行禮。

再唱:“恭請大清國皇帝、皇太后聖安!“——庭田嗣子行平伏之禮。

禮畢,兩國官員再次退出明殿,禮成。

這一段,只是“朝賀之禮”,兩國元首並不直接見面。那麼,啥時候啥地方真正會面呢?接下來,東暖閣。

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后先出明殿,入東暖閣。

東暖閣的佈置,和明殿中央地臺彷彿,中左日右,只是沒了紗屏和紗簾——客人是女人,沒必要“垂簾”了。

和櫻天皇后出明殿,入東暖閣前,贊禮官門外唱名,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后立候。

客人進門,兩國元首都微微躬身,互相頷首致意,兩宮皇太后請和櫻天皇入座。

坐下來之後,彼此說幾句客氣話。兩宮皇太后:“皇帝一路辛苦。”和櫻天皇:“有勞皇太后牽掛。”諸如此類。

然後和櫻天皇起身告辭,不是回她自己的“離宮”——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