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卓凡覺得戰場突然變得無比寂靜,鼓聲也遙遠模糊。
這是他有生以來等待的最漫長的一秒鐘。
終於,猶如驟雨掃過密林,彈幕帶著一片低沉的嘯聲,掠過行進中的軒軍士兵。
鉛彈鑽進面板,撕開肌肉、血管和神經,打碎骨骼,在士兵們的身體上綻開可怕的缺口。許多士兵悶哼了一聲,便摔倒在地。
然後,槍聲才傳了過來。
這是自城南馬隊以來,關卓凡的軍隊遭受到的火力密度最大的打擊。
但,軒軍沒有崩潰。
從倒下的戰友的身體旁經過,軒軍繼續向前,接著,舉槍,瞄準,上膛,射擊。
望遠鏡中,灰色的人牆開始鬆動。
軒軍繼續射擊,陣列中槍聲此起彼伏,很快響成一片。
望遠鏡中,灰色的人牆開始出現缺口了。
軒軍射擊,射擊,再射擊,似乎永無止休。
灰色的人牆終於坍塌了。
南軍士兵紛紛轉身向後逃去,整個陣線迅速崩潰。沒有長官約束他們,因為,帶隊的上校也在這片奪命的火雨中倒下馬來。
整個過程不足半個小時。
我們打贏了!狂喜攫住了每一個軒軍士兵的心。
我們打贏了洋人!
歡呼聲響徹戰場。
關卓凡手中的馬韁已經被他的汗水浸透,他發現,自己的眼睛似乎也是溼的。
歷史當記取我的榮耀。
當然,關卓凡清楚知道,軒軍僅僅是打退了叛軍的一次阻擊,離功成尚遠。
但就是這麼一次有限的勝利,已經給了托馬斯極大的助力。
其時托馬斯的十四軍,已經陷入了絕境。
托馬斯的看法和關卓凡一樣:必須有人斷後,不然整個昆布蘭軍團一鑊熟。他做出了和關卓凡同樣的選擇:抗命,做他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托馬斯是弗吉尼亞人,出身一個大奴隸主家庭,但從小便同情奴隸。戰爭爆發後,他留在北軍,結果全家和他斷交,要求他改姓,不許再姓托馬斯。
然而,托馬斯這個姓氏,卻終究因為他而青史留名。
這樣的一個人,在戰場上做出這樣的選擇,真是自然而然。
但當時,托馬斯還不知道自己的選擇能不能夠達致自己想要的結果。
十四軍三面被敵,傷亡慘重,大半的陣地已經失去,如果現在撤退。阻擊敵人的時間還不夠長,昆布蘭軍團和查塔努加依然不免覆滅的命運;如果繼續打下去,覆滅的就肯定是十四軍,更要命的是,即便十四軍全軍覆沒,也未必就給撤退的友軍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就在最絕望的時候,軒軍的槍響了。
托馬斯的左翼壓力明顯減輕,因為對面南軍的右翼要分兵西拒軒軍。更重要的是,十四軍於絕境中乍聞友軍來援 ;,士氣大振,瘋狂反撲,一連收復了好幾塊陣地。
不久,軒軍第二梯隊按時趕到了。
大出關卓凡意外的是,經過超高強度的行軍,士兵們雖然汗溼重衣,但精氣神卻都很好,滿臉的躍躍欲試。而且,居然沒有什麼減員。
看來,精神原子彈的威力無窮啊。
他略一計算,手上兵力已過九千,除了馬隊和近衛團騎兵隊的二千九百支斯潘塞卡賓槍,洋一團和克字團各有兩營裝備了斯潘塞連珠槍的步槍版,加起來共有五千支左右的斯潘塞,其他的也是一水的單發後裝撞針步槍——也不是叛軍那些雜七雜八的拼盤貨可比。
既然如此,關卓凡改了主意:不等第三梯隊了,開始攻擊!
*(未完待續。。)
第十五章 奇克莫加
因為數量有限,四千六百支斯潘塞連珠槍步槍版只配給了四個團,第一師的洋一團、克字團,第二師的洋二團、先字團,每團兩營。
這樣的安排,其他四個團當然心有不甘,但關卓凡對待斯潘塞連珠槍分配的原則是不灑胡椒麵,實戰中必須能夠在敵人一個有限的區塊上傾注足夠的火力密度,以期迅速撕開一個突破口,然後由此而彼,衝擊其餘,形成連鎖反應。
經過反覆討論分析,認為集中兩個營的斯潘塞連珠槍火力應該就能達致這種火力密度,同時其他單發步槍部隊跟進配合,形成火力梯級效應,最終迫使敵軍完全崩潰。
五千支斯潘塞連珠、四千支後裝單發撞針,疊加在一起,猶如一記重拳,砸在南軍右翼的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