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必也不便攙和的。
這種心態,和當初祺祥政變時,地方上沒有什麼人為肅順說話是一樣的。
還是那句話,只要我們的利益不被損害就好了。
那麼,關卓凡上臺後,對地方的政策,會和恭王有什麼大的不同嗎?
還看不出來。
裁湘是恭王手上做的;裁淮,背後有關卓凡的影子,但畢竟其時恭王還在臺上,恭王才是裁淮的主持。事實上,這些事情,這兩個人無論誰在臺上,都是要做的。
何況,關卓凡已經對相關人等做了足夠的補償。
所以,李鴻章當然不會站出來說話。
左宗棠更不用說了,他的西征的差使剛剛由關卓凡保薦,怎麼會站到自己“薦主“的對立面?
至於曾國藩,聽說曾中堂的二公子就在關貝子的幕中哦。
幾個大佬不出聲,小弟們自然緘口不言。
地方督撫保持沉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判斷,新的中樞,對待漢人的政策,很可能比原來的更好。
許庚身入直軍機就是明證。
*(未完待續。。)RT
第三十七章 瞎起鬨
不僅地方督撫,京裡的漢官,因為許庚身的入直軍機,也對“援恭”提不起足夠的熱情。兩宮皇太后如此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