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部分

第三十七章 瞎起鬨

不僅地方督撫,京裡的漢官,因為許庚身的入直軍機,也對“援恭”提不起足夠的熱情。兩宮皇太后如此聖明,咱們還和她倆對著幹,合適嗎?

這也是言路上形不成支援恭王的聲勢的重原因之一。

非但如此,許庚身入直軍機,還在“恭系”內部引起了複雜的反應。盡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甚至截然相反。

許庚身是公認的“恭系”,因此有人認為這意味著,兩宮只是對恭王“小懲大戒”,天意尚可挽回;這種觀點可以擺在檯面上,但卻不是主流,更多的人認同一種不好明示於眾的說法:兩宮只想打擊恭王一人,罪不及其餘。

這樣一來,人們的心思就沒有辦法不活泛起來了!

緊接著,又一個支援這種觀點的證據出現了:兩宮派文祥“暫署總理各國事務大臣”之職。

真的非常有趣,恭王被打倒了,但“恭系”的人物卻在加官進爵。

當然,也有人把這個視為兩宮的“術”,用以分化瓦解“恭系”,大局底定之後,未必不秋後算賬。

但這也不是“主流觀點”。用這種手段來對“恭系”打馬虎眼,未免太過匪夷所思。事實上,仔細想想,人家牢牢地掌控著局面,也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極少數人想到了兩次給關卓凡傳旨的欽差都是許庚身,一次上海,一次日本,他們之間,會存在什麼特別的關係嗎?

推動恭王復出的努力,並沒有停下來,但也只剩下最後一招了:惇王和醇王。

惇王和醇王都上了摺子,而且,都是曹毓瑛的手筆。

曹毓瑛雖然已經有了新的想法,但為兩個王爺捉刀,依然盡心竭力。

這兩個摺子的共同點,都是避過了最要害的“貪墨”這一條,而將“驕盈”輕描淡寫成“言語失於檢點”。

惇王的摺子說這些不恭的舉止,“非中外臣民所共見”,意思是家醜何必外揚?

醇王的摺子說,由兩宮皇太后“面飭”恭王就可以了。

惇王的摺子說,恭王“受恩深重,勉圖報效之心,為盈庭所共見”。

醇王的摺子說,“倘蒙恩施逾格,令其改過自新,以觀後效,恭親王自當益加斂抑,仰副裁成”。

慈禧先看的惇王的摺子,再看的醇王的摺子,看完了將兩份摺子擺到一起,又看了一遍。這一遍看完了,推給坐在對面的慈安,格格地笑著說:“姐姐你看,這哥倆像不像在講相聲?”

慈安很吃力地看了一遍,邊看慈禧邊在旁邊給她講解,看完了,慈安也笑了:“還真有點像。”

惇王和醇王的反應早在慈禧預料之中,她也早就想好了應對的法子。

第二天,召見倭仁等大臣,兩宮將兩王的摺子發了下去。

慈禧說道:“我也不曉得五爺是怎麼回事,今兒個他上摺子給六爺說好話,可辛酉年在熱河,不就是他說的六爺要謀反嗎?到底他哪一句話才是真的呀?”

辛酉年在熱河,惇王和肅順兩個人喝酒,都喝醉了。藉著酒興,惇王說恭王要造反,要殺肅順的頭。幸好當時肅順也是神智不清,這話沒真進耳朵裡去,沒當回事。

惇王差點闖下大禍,祺祥政變後,大家都以為“糊塗王爺”說“糊塗話”,這事就不了了之了,並沒有人去追究他的責任。但惇王從此也不受重用,兩宮和恭王沒給他派過任何有實權的差使。

慈禧這幾句看似隨隨便便,但極其厲害,意指惇王當年說“恭王”謀反,是借酒蓋臉,存心在肅順那兒陷害恭王。

這一頂帽子扣下來,這個摺子寫的再好,也是一錢不值了。

倭仁表示,這兩個摺子,可以“置而不議”。

這可把醇王氣壞了。

五哥的摺子四嫂已經發表了看法,就等於“議”過了;“置而不議”的其實就我這一份摺子。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沒問題啊,可你不能“議”都不“議”,這不是欺負我年輕,看不起人嗎?

於是醇王一門心思地要給倭仁“這個死老頭子”一點“厲害”瞧瞧。

這個也是慈禧疏忽了。在她的心目中,醇王既是她的小叔子,也是她的妹夫,是地道的“自己人”。他上書為六哥說話,不過出於兄弟情分,不得已為之,並非真的要和自己打擂臺,所以根本沒當回事。

醇王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轉了一輪,還真給他抓到倭仁的一處“痛腳”。

慈禧親擬的那道上諭,第一句是“諭在庭王大臣同看”,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