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內血盈沒足,一直流下寨外懸崖,以致染紅了整個崖面。
教眾墮崖墜谷者不計其數,崖底血流成川。
這面懸崖,後人稱之為“血崖”。
逃出大寨的,被駐紮在各個隘口的官軍和民團分頭截殺,幾無脫身者。
死難的教眾中,包括在教的官宦子弟眷屬男女共兩百餘人。
韓美堂為王心安部擒獲,形色灑然,聲稱“願從師而死,別無供詞”。官軍直接將他扔進了大火,韓美堂在火中放聲長笑,良久不絕。
黃崖山上“泰州教”教眾總數,一說八千人,一說一萬兩千人,寨破之後,生俘下山的,僅四百餘老弱婦孺。
閻敬銘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道,黃崖山教眾“合寨死鬥,無一生降”;在他給關卓凡的私人信件中,感嘆教眾“生為傾資,死為盡命”。
後來根據不同的俘虜的供詞,大致拼出了寨內情形的發展變化:
所有隘口失守,教眾全入大寨,人心浮動,特別是在官軍開始“攻心”之後,頗有人想投降的。但以韓美堂為首的死硬派堅決不肯投降,聲稱誰投降就點誰的天燈。
張積中本人的意見並不十分明確。他在信裡說的“不逞之徒,劫令主盟,勢不能出”,又說“人心洶洶,不能舉步”,一定程度上是事實,不完全是緩兵之計。
最後韓美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