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過來了,對方是要僱自己替她把銅板扔進寶座裡。麥香回頭看了一眼老太太,慈眉善目的,被兩個丫鬟扶著,臉上有一團愁雲。
麥香笑著接過對方的銅板,婆子說:“你扔的時候念一句‘請觀音菩薩保佑昌和鎮萬家平安度過此劫。’”
麥香聽了接過銅板,拿在手裡雙手合掌,用對方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請你一定要保佑昌和鎮萬家平安度過此劫。”說完,麥香把銅板很順利地扔進了蓮花座。
“小丫頭真是好身手。”婆子笑了,給了麥香五個銅板。
“孩子可憐見的,再給她抓一把錢吧。”老太太開口了,她對麥香的機靈非常滿意。
婆子聽了從口袋裡抓了一把錢給麥香,笑著說:“還不快謝謝我們老太太。”
“謝老太太賞。”麥香笑著接過了銅板。
“老人家,我也送你一樣東西吧,這是壁鞋,是掛在牆壁上的小鞋子,跟避邪一個音,避免邪祟的避邪,我的壁鞋也都拜過佛祖了,希望你老人家健健康康,長命百歲。”麥香見老太太高興,而且,婆子給自己的一把銅板麥香估計有十幾個,便想送老人一個禮物,不過是寬寬她的心。
“避邪?”老人看著麥香手裡拎著的小東西,用大紅的絡子拴好的一雙小草鞋,紅色一向是能驅鬼避兇的顏色,草鞋雖然不值錢,但編的很精緻,而且,這個小姑娘開口說送她,又是拜過佛祖的,也是一種緣分。
“好,如此說來,老婆子我多謝你了。”老太太說完,示意旁邊的丫鬟接過來,拿在手裡看了看,越看越高興,覺得今天的一切都是天意,興許就是佛祖和菩薩的意思。
老太太想到這,打量了麥香一眼,雖然衣服破舊,面黃肌瘦,但是小姑娘看著乾淨利落,而且,一雙眼睛黑亮黑亮的,便對婆子說:“把你手裡的錢袋都給了她吧,讓她去買點好吃的。”
“是。”婆子從腰上解下了錢袋,遞給麥香。
“這?老人家,你已經給過了。”麥香沒想到會有意外之喜。
“拿著吧,也沒有多少。”老太太笑笑。
麥香笑眯眯地接過來,道過謝,老太太被丫鬟攙著離開了。
麥香暗自掂了掂手裡的錢袋子,估摸也就百八十文錢,不管怎樣,也算不虛此行了。
“姑娘,來,幫我也扔一個銅板許個願,還有你也送我一雙壁鞋。”有人上前主動找到麥香。
剛才老太太請麥香代許願的這一幕讓旁邊的人看到了,觸動了他們的心思,原來這樣也可以啊?
還有麥香送老太太的壁鞋時說的那番話,他們自然也聽見了,來寺廟裡不就是拜佛許願求平安避邪祟的嗎?這小丫頭多機靈,多會說話。
有人還真的看見麥香剛才拿著一籃子的壁鞋在佛祖面前磕頭,便說:“姑娘,也送我一雙,我確實看見你拿著壁鞋在佛祖面前磕頭許願了。”
這些人裡有的還是剛才拒絕過麥香的,沒想到小小的一雙草鞋也有這講究,紛紛後悔不迭,不過就是幾文錢的事情,總比給乞丐要強吧?
麥香也沒想到此事會峰迴路轉,聽大家說的都是一個“送”字,便知道這些人也是想討幾句吉利話,便笑著說:“好,一個個來,彆著急。”
麥香的機靈這時才顯現出來,年紀大的祝人家健康長壽,年輕的小媳婦祝她多子多福,未婚的小姐祝她心想事成,還有一個書生,麥香祝他高中,家裡是官宦人家的祝步步高昇,做生意的祝財源廣進等等。
麥香的小嘴巴巴的,都不帶重複的吉利話就把手裡的十幾雙壁鞋推銷了出去,哄得這些人眉開眼笑的,紛紛從麥香的手裡接過壁鞋瞧了又瞧。
“這小姑娘看著就喜慶,討喜,小嘴也真能說,哪裡像個農村孩子?”有人笑著說。
一個十歲的小丫頭能把吉利話說這麼流利,這麼會察言觀色會揣摩人的心理,眾人都覺得有幾分稀奇。這些人大多是有錢人家,最不濟也是富裕人家,又都講究吃齋唸佛因果報應,平時還總對小叫花子舍幾個銅板呢,何況面對一個這麼討自己歡心的小姑娘,所以,基本都抓了一大把銅錢給麥香。
這些人給的賞錢有多有少,最多的給了一塊小碎銀,也說有兩三錢,最少也有五個銅板,麥香一律笑著道謝,絕不踩低捧高。
“小姑娘,你下次還來這裡嗎?”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問,她沒有買到壁鞋,求麥香給她許了個願。
“當然。我家就住這附近。”麥香趕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