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說完拿著弓箭尋找獵物去了。
三福見狀,也只好跟了上前。
回到家裡,孫氏得知沒有說動大福,一生氣,給三福找了個藉口,說在山上傷了風,要將養幾天才能再出門。
劉氏和葉鐵柱明知道老三一家是在鬧彆扭,可這會他們也沒有辦法。
麥香倒是期待,孫氏和三福這次能鬧大些,把家分了,她也就不用糾結是留是走的問題了。
可是她到底是高估了古人,三福畢竟是受封建禮教長大的,他再怎麼不孝,怕老婆,可是他也不敢忤逆父母,所以,在鬧了二天情緒後,又乖乖地跟著老大老二上山了。
葉大福他們這幾次上山倒有些收穫,每次都不空手,不是山雞就是野兔,雖然每次收穫不算大,但是麥香聽說一隻野兔連皮帶肉能賣到一百文,能買粗糧一斗半。
這是劉氏這兩天嘴裡常唸叨的,家裡要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趙氏快生了,五福要說親,還要留出銀錢來買糧食,因為家裡的糧食每年都不夠吃。
麥香也因此知道了當朝的物價,這麼說來,像小姨那樣一天繡兩條手帕,也只能養活她自己一人,這勞動力是不是太便宜了些?難怪柳蕙蘭有一手好針線活家裡卻依舊這麼窮。
麥香這幾天吃過早飯,把家裡的事情安排好,便拿著針線笸籮去了隔壁,跟著柳蕙蘭學縫補和識字,她見過柳蕙蘭給小孩子做的內衣和棉襖,還有柳蕙蘭用的手帕,所以知道她能做一手好針線活,麥香就是不知道她有沒有用自己的手藝去謀生。
第一卷 第十七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
驚蟄過後,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葉鐵柱帶著二福去了周圍幾個村子的地主家,都沒有佃到地,只得帶了二福、三福、五福去河灘上開一點荒地,打算用來種地瓜。
大福則留在家裡,忙著準備弓箭、匕首、繩索等東西,因為他約了幾個以前在兵營後來也出旗的朋友,打算一塊進山,這次他們要進的是深山,是奔大獵物去的。
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會聚在一起,進幾次山,運氣好的話,能獵到狐狸、野豬、熊瞎子等,一年的花銷全靠這幾次進深山的收穫。
二月十五這天一早,葉大福帶著麥香又去了臥佛寺,除了賣草鞋,他還需要添置一些東西,趙氏身子重,沒有跟著,麥黃留下來聽她使喚。
麥香這次帶了十個小籃子二十雙小壁鞋,這是葉大福利用晚上的空閒時間編的。麥香臨出門的時候,趙氏和麥黃都眼巴巴地看著她,麥香心裡頗裡有壓力,賣東西這種事情,只是運氣而已。
麥香剛到臥佛寺門口,便碰到了大梅和她娘,原來她爹也是要進山的,她和她娘來給她爹拜佛求一個平安。
“大丫,你爹的草鞋怎麼越編越小,這籃子也是,這能裝什麼東西,倒是怪好看的。”大梅看著麥香手裡的籃子和草鞋,好奇地問。
麥香見她的手裡也挎了一個籃子,裡面仍是純棉襪子和純棉細布,猜想是她母親自己織的,便說:“我這是用來玩的,你快去擺攤吧,一會人多了沒好地方。”
大梅娘看著麥香手裡的籃子,笑著說:“你爹還是這好脾氣。大娘先回去了,回頭你和大梅一起回來吧。”
“知道了,大娘。”麥香趕緊答應了,就怕對方也多嘴問。
打發了大梅,麥香開始尋找目標,她找的自然還是富家小姐和太太,轉了一大圈,才推銷出去兩雙壁鞋,賣了二十文錢,還被人當作乞丐給轟走幾次。
麥香有些沮喪地轉到大殿後面的一個水池邊,挑了一塊大石頭坐上,一邊想著該怎麼把手裡的東西推銷出去,一邊拿起一顆石子無聊地往水池中間扔。
“姑娘,你的手法好利落啊。”旁邊一位五十來歲的婆子說。
“什麼意思?”麥香問。
麥香問完後才發現,自己居然隨便一坐,坐在了放生池邊,放生池的中央有一尊站在蓮花座上手持楊枝的觀音像,好些人都往蓮花座裡扔銅板。
傳說這觀音像許願最為靈驗,有什麼願望,都可以在扔銅板時對觀音大士說,扔中了,就表示觀音大士接受了你的請求,但是每次許願只可扔一次。所以,這放生池又叫許願池,
麥香上次還沒有來過這個地方,也沒有聽別人提起過這許願池,所以一開始並不知這婆子是什麼意思。
“姑娘,是這樣的,今兒我們老太太又來許願,前些日子我們來許了幾次,都沒有許成,姑娘能不能替我們做了這項功德?”
麥香一聽這個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