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萬民夫的勞動力忙碌了近兩年時間。

修長江大堤沒有兩千年侯的技術不靠譜,就靠少府有限出產的熟料水泥積攢一千年不見得夠修大堤,生料水泥修個城牆還湊合著用,修大堤是坑自己。

離開太學天上又飄起一片片雪花,呼嘯的北風呼嘯著吹過,那聲音就像猛獸在遠方嗚咽。

曹時哀嘆道:“又飄雪花了,真是個糟糕的開頭,但願老天保佑千萬別這麼冷下去,要不然來年春天邊郡還得加強戒備。”(未完待續……)

第240章 以牙還牙

北方邊郡,來自極北之地的寒風咆哮著,裹挾著冰冷氣流橫掃大漠,一夜之間草原變成北國冰封之地。

雁門郡西北的雲中郡邊境,陰山腳下茫茫敕勒川。

暴風雪中一支騎兵在默默前進,他們穿著黑色長袍猶如雪中的幽靈遊蕩在大漠草原上。

他們身披厚厚的氈袍,內襯夾層是鐵片榫卯固定的鎧甲,兩層厚厚的皮手套,沉重的牛皮靴,還有猙獰面罩的黑色狼頭盔,面罩是鬼怪的模樣,只露出兩隻眼睛和口鼻的出氣孔。

這支騎兵首領是個黑甲騎將,他的鎧甲制式與眾不同,胸膛前套著整塊黑漆鎧甲,識貨的人都知道那是最罕見的板甲,僅僅一塊胸板甲價值千金難換。

黑甲騎將揹著一石七鬥戰弓一把,腰間挎著兩柄還沒開刃的戰刀,胯下坐騎也是北方邊郡罕見的高頭大馬青海驄。

五百黑甲騎兵,每人三馬攜帶七天口糧,從雁門郡乘著夜色出關繞行,一路躲開幾股匈奴部落的活動區出現在敕勒川下,目的就是要執行一場有計劃的突襲行動,目標是敕勒川下的部落,那個部落是樓煩王配屬的裨小王,趙信。

趙信是雁門人的生死大敵,沒有人會忘記漢景帝后元三年的那場焚城之火,不僅把善無城燒成白地,不僅死了太守和都尉,不僅是城內上千名漢人軍民死亡,馬邑被擄掠一空,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股恨意從來沒有消除過。

每個人生活在雁門的人心中都銘記著那一刻。期待報仇的時刻。

大雪中前進非常危險,稍有不慎很容易迷失方向。只有最老練的牧民帶著老馬才能尋找到正確的方向,黑甲騎兵們不缺老馬識途。只缺短暫的偷襲機會。

趙信非常狡詐,就像草原上的孤狼,總是遊蕩在毫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裡,當黑甲騎兵的名聲遠播草原的時刻,趙信的部落就遠遠的避開雁門郡躲到陰山腳下。

近三年來,黑甲騎兵多次發動突然襲擊,掠奪掃蕩漠南邊境的大部分草原部落,但惟獨就沒抓到趙信的小尾巴,反倒給他創造絕佳的擴張機會。收羅吞併逃難的匈奴小部落,趙信的部落膨脹到一萬五千多人,一躍成為裨小王裡很有實力的人,樓煩王對他也要客客氣氣,在左賢王帳下的名次略有提升。

趙信是非常難對付的人,正常對抗需要觸動上萬大軍硬碰硬的討伐,但是那樣顯然是不可能的,大漢與匈奴一天沒撕破臉,雙方就不能承受輕起戰端的風險。

幾年前。左賢王躲在草原上遙控指揮那場入侵戰爭,他要避諱的恰恰是匈奴單于的嚴令,小規模入侵是雙方協定的底線,左賢王不敢動用王帳騎兵。漢軍同樣也不能出動邊軍,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黑甲騎兵。

採用少量騎兵精銳進行反向攻擊,雙方的默契並沒有因此打破。匈奴人吃了虧也不便撕破臉,他們抓不到黑甲騎兵。只能搞邊境的放血戰,漢人的財產的土地。匈奴人的財產是牛羊,搞放血戰匈奴人扛不住多久。

黑甲騎將想起幾天前,途徑雲中郡邊境的時候,雲中郡的商人成群結隊到邊境送來補給品,鼓勵他們打出漢軍的風采,不要給漢人丟臉。

漢人還是太死板了,撕不下臉皮用漢軍騎兵做盜匪突襲匈奴各部,容忍半官方的黑甲騎兵是最高限度,還是看在背後有車騎將軍做擔保的緣故,普通勳貴列侯的商隊噹噹馬賊可以,搞大規模成建制的軍事力量是不可容忍的。

五百騎兵對抗一萬五千人部落,黑甲騎將並不感到害怕,他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作戰,另一支五百人騎兵在相隔幾十裡外的另一條路上艱難跋涉。

風雪阻擋了前進的速度,原定中午抵達目標地點,被推遲到傍晚才看到雪白的山脈,銀裝素裹無法改變起伏的山巒相貌,那就是匈奴人最引以為豪的陰山。

陰山腳下就是此行的目的地,趙信的匈奴部落。

“進樹林,下馬紮營,休息。”

五百騎兵悶聲不吭鑽進落葉林裡,冬雪覆蓋的樹林光禿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