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求地。

要是放在以前漢匈關係穩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政策下說不定可以悄悄弄點鐵器到境外販賣。匈奴人對任何鐵製品都很感興趣,他們也是最慷慨大方的客戶,願意用草原上的駿馬和牛羊換取一堆看起來對匈奴作用不大的鐵器。

但眼下局勢緊張情況不同以往,堅持去和匈奴人接洽生意會被邊郡的太守盯住,更要提防匈奴人黑吃黑搶了一票拉倒,匈奴人很樂意在生意沒談成時化妝成馬賊盜匪劫掠商隊,他們的套路和邊郡的漢人商隊是差不多的。

城南太學。

劇信倚窗看報,最新一期《長安快報》大篇幅的報道漢匈戰爭的格局與戰爭分析,其中有個人叫“燕趙人氏”的專欄作家引起他的注意。他寫的專欄文章標題是典型的白話作品,標題是《雁門之戰的戰略意義及作用》,就像每個長安居民一樣,劇信也非常喜歡簡單易懂的白話文,大家說的大白話最是通俗易懂的,只有那些食古不化的老頑固才會堅持用文言文交流。

“嘿,你看什麼呢?”

報紙被突然奪走,回頭瞧見叔孫欽飛也似的拋開,隨意瞄了幾眼:“漢匈戰略主動權之爭在雁門之戰結束後發生巨大變化。記戰爭親歷者的第一視角觀察,用不同的角度描繪一場波瀾壯闊的戰爭……咦?好像挺不錯的。”

“你這傢伙又搶我的報紙,我生氣了啊!”

劇信一發怒,叔孫欽立刻服軟:“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這篇文章挺有意思的。”

“什麼東西挺有意思的?”郤山推門走過來,手裡拿著一份散發松油味道的報紙:“你們有沒有看今天的報紙?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好。”

不過片刻,淳于敫興匆匆的邁入房間。他手裡恰好也拿著一份報紙:“原來大家都在!我告訴你們啊!今天太學裡最大的大新聞是這份報紙。”

三人心中一驚,沒想到報紙評論文章會突然大火。要知道報紙是個新鮮事物,最初只是作為賽馬場記錄賽馬和馬球比賽的快報。只有半尺長三寸寬顏色暗黃的比賽介紹,短短几年之間報紙脫離簡單的馬報範疇進入大眾新聞領域,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成為全長安最具影響力的新興產業。

去年長安所有報坊總盈利達到驚人的兩百三十億錢,摟錢效率絲毫不下於長安最大的賽馬場,可是要想想賽馬場那麼龐大的規模和巨量的投資,而報紙只需要簡單的技術就可以搭起一家新牌子,暴利和低門檻讓豪商們幾乎要瘋了,在一夜之間長安城內外興起零零總總幾萬家報坊。

不可否認報紙的迅速興起推動長安城資訊交流速度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原本安靜的一潭死水投下一顆威力十足的石子,掀起的波瀾無異於恐怖的海嘯瞬間席捲關中乃至天下各郡,雖然多數因為新聞源不足,缺乏新意,缺乏深度以及經營不善等原因倒閉,但是他們也用自己的力量沖垮很多老牌報坊。

活下來的優質報坊沒有逃脫被收購的命運,他們被之前就早已存在的報坊巨無霸輕鬆攬入囊中,無意中完成一次報坊內部的產業升級和更新換代,那些小報坊深入民間挖掘有趣故事的全新經營模式被採納,更多的經營者開始重視資訊蒐集的源頭,培養民間的線索蒐集者成為全新的行業。

郤山起色非常好,他偷偷摸摸的為一家報紙提供太學內部的各種故事素材以及新聞線索,只有在場的三個人大概知道其中的源頭,但是這個豆腐塊大小的專欄文章讓他看到全新的可能,他也可以寫東西送到報坊換取更多的報酬。

“你們沒注意到嗎?這個燕趙人氏已經發了三篇文章,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前面篇文章的主體也是圍繞匈奴展開的。”郤山拿起報紙侃侃而談,他是四個人裡最聰明的一個,平時就喜歡鑽研琢磨各種文獻史料,還真被他琢磨出點名堂來。

叔孫欽不以為然:“有什麼了不起的。”

“錯!”郤山和淳于敫異口同聲,在郤山的謙讓下,淳于敫開口:“我拜讀過另外兩篇文章,第一篇叫《匈奴的特殊制度,源遠流長的左右之爭,身份特殊的二十四萬騎長》,著重講解匈奴左右賢王的形成和發展,匈奴左右賢王之間的政敵關係,還有左右谷蠡王,左右骨都侯,左右大都尉之間的畸形關係,兼論二十四萬騎長之間錯綜複雜的脈絡,讀過這片長文才知道原來兇惡可怕的匈奴人也是內憂外患。”

“說的沒錯。”

郤山神采飛揚:“未想我們四個人裡也有燕趙人氏的鐵桿讀者,我和你一樣從第一篇開始越讀越歡喜,尤其是第二篇文章《匈奴帝國的敵人,聽調不聽宣的昆堅與丁零,揹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