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天下臣民,陛下之親也,人未有不愛其親者。而今陛下壞祖宗之成法,既是毀其家室。假國器於私用,貪女色迫臣工,即是害其親!”
李博賢聲音朗朗,振臂高呼著,忽然一眼看見左順門前情形。不由一怔,劉御史這是……
劉恆邑奮力撐起身子,高聲道:“諸位同僚來的正好!博賢老弟來得正好!陛下圖謀臣妻,欲杖死其夫。幸被老夫護住!陛下如此作為,何異於桀紂之君?我等臣子安能坐視,當有志一同,匡正君道!”
劉恆邑搶了李博賢的首倡之功。心中還是有些慚愧的,好在他到了左順門,正好葉小天被帶出來要責打。而他上前阻攔,還搶得了最好的時機,替葉小天捱了兩杖。如此一來,倒也不必一定要搶李博賢的功勞。
所以,他搶先高呼,言外之意,這首功還是李博賢的。不過,他先到了一步,且救下了要被皇帝杖斃的葉小天,這樁名垂青史的大事,無論如何也是繞不過他了,求名得名,大願得遂,也就不必分得那麼清楚了。
李博賢這才明白被他拔了頭籌,好在劉老御史也識趣,既已捱了廷杖,又救下了將要被皇帝迫害而死的葉小天,已經有了極大功勞,又把這首倡之功還給了他。李博賢頭腦反應也快,馬上響應起了劉恆邑的話:
“諸位,你們都看到了?皇上如此作為,何異昏君?我等得祿於朝廷,豈能尸位素餐、坐視不理,忠憤所激,鼎鑊不避,方能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之治!今日在這左順門外,我等就要伏闕叩請,請天子罪己悔過!”
眾御史紛紛響應:“臣等叩請陛下,懺悔己過!”
一些正義感爆棚的文官也紛紛加入其中,義憤填膺地跟著吶喊起來。
徐伯夷眼見群官畢集,群情洶洶,心情也有些忐忑。他忐忑,是擔心這麼多官員叩宮抗議,皇帝會讓步放手,讓葉小天再逃過一劫。但緊跟著發生的一幕讓他大吃一驚,皇帝的大伴三德子三公公,竟然跑了!
三德子一見劉御史趴在地上,翹著血淋淋的屁股好象搖著一面戰鬥的紅旗,憤懣而自豪地控訴著、而李博賢率領鬥志旺盛的眾言官一臉亢奮,就腳底抹油,溜之乎也。不只他跑了,眾太監、眾錦衣衛大漢將軍全都跑了。
“這……這……”
徐伯夷完全沒搞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好在那群大漢將軍裡有個熟人,熊偉熊將軍。熊將軍跑到他面前時,急急吼了一嗓子:“公公還愣著做什麼,快跑啊!”
徐伯夷氣得渾身發抖:太監們跑也就算了,你們是軍人啊,你們跑什麼?面對一群手無寸鐵的書生,你們一個個披甲佩刀的,好意思逃跑?這點膽子都沒有,要是讓你們去保國衛城,還不都得舉手投降?
徐伯夷半道兒進宮,沒有認乾爹,缺少點撥,又是火箭式提拔,所以不知道左順門這兒有一條很特別的規矩,那就是:文官在這兒打死人不償命,這是大明疆域內唯一一處可以打死人不償命的地方。
左順門原本也就是一道普通的宮門,並沒有死刑豁免權;但是明正統十四年時,文官們在這裡打死了三個人,從此這裡就確立了一條並不記載於法典的特殊規定:“文官於此處打死人,無罪!”
這條特權是英宗時的大太監王振促成的。王振蠱惑天子親征,結果土木堡一戰,大明元氣大傷,英宗被俘。太后下詔,立英宗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當時朱見深年僅兩歲,所以又指定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代理國政。
當時滿朝文武皆上書奏請誅殺王振及其黨羽,郕王不敢做主,讓大臣出宮待命,群臣大失所望,在左順門伏地痛哭,堅請即時降旨,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要把大家攆出宮去,這一下激怒了眾大臣,眾大臣一擁而上,把馬順及其兩個心腹活活打死。
警戒宮門的錦衣衛見狀大怒,氣勢洶洶地衝上前來要替他們的長官報仇,如果真讓這些錦衣衛動手,在場的大臣將無一倖免,危急關頭于謙衝到郕王面前建議說,“請殿下宣諭百官:馬順之罪當死,打死馬順的人,無罪。”
郕王聽了他的話,大聲宣諭,這一來錦衣衛才不敢動手,一幕喋血宮門的慘劇就此消弭於無形。從此,左順門這裡就有了一條連刑部也預設的規矩:大臣們在這個地方打死人,可循前例不予追究。
公公們和大漢將軍們都跑了,就徐伯夷晚了一步,於是,他悲劇了。眼見劉御史屁股開花,眾文官群情激憤,一瞧這還忤著個太監不曾逃走,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