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8部分

事實上這次沒什麼人報名,正需要自己踴躍一點,而自己卻也隨大流的躲避了,若是心性比較霸道的大人必然要心生芥蒂。

想至此,白斯文苦著臉,“督學老大人聽學生一句實言,雖然去報坊做事也算作歷事,吏部一樣給出身。但是…”

“但是什麼?”李佑問道。

白斯文斟酌片刻,才答道:“但是貴報坊上不屬朝廷、下不歸官府,不過近似一私人產業,我輩監生未必樂意去做事。”

靠!李佑猛然以手拍了拍額頭,自己身居高位時候久了,習慣了“談笑皆朱紫、往來無白身”的日子,卻把天朝讀書人這個根深蒂固的習氣忘掉了!

那就是不做官也要學做官,不學做官也要像是學做官!反正就是要向官字上靠!

上次在國子監辦報,之所以廣受歡迎、報名踴躍,那並非全是當所謂主筆、主編的吸引力大,也不是自己善於煽動人心,更不見得是三兩銀子高薪的誘惑。

最關鍵之處是因為,國子監即便處境再邊緣再無權勢,也是響噹噹的國字號招牌,也是朝廷外廷十八衙門之一。

在國子監報紙做事,起碼也算是為國效力,而且又不辱沒士人身份。對因為沒門路而前途未卜的那些監生而言,其吸引力當然不小。

而自己這個很像私人產業的山寨報坊,看起來確實如白斯文所說的,上不靠朝廷,下不靠官府,貌似跟一般商鋪似的,對讀書人哪裡還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再說監生歷事,當然要想方設法去各大衙門,權力越大的衙門越好,起碼可以混出臉熟和人脈,為以後發展打下基礎。

監生其實就是按照官場預備隊模式學習培養的,所有監生的心思當然主要是還朝向官場,去一傢俬人報坊歷事,對在官場發展有多大好處?這實在是個未知數。

李佑身居上游時間太久了,有點脫離人民群眾,難免一時疏忽沒有細心體察監生心理,所以遭受今日之冷遇也不奇怪。

白斯文瞅著李佑神情像是反思,又忍不住多了幾句嘴,“還有一件事,太學辦報廳昨日也傳出話來,打算再招用二十人,我輩同窗大都在觀望此事。若入了貴報坊,只怕辦報廳那邊就是去了機會,故而今日實在不敢報名。”

原來還有這等事?是蓄意不讓自己知道的嗎?李佑有幾分懊惱,今天確實是自己草率了,思慮不周哪。別的不說,自家報坊只與國子監辦報廳相比,短處就有很多。

首先自家報坊不如國字號有吸引力;其次,國子監辦報廳是招聘正式人員,自己只能用歷事名義的非正式的打擦邊球;第三,說不定日後辦報廳升格,當主筆主編還能獲得品級冠帶。有這三點,只怕正常點的監生選擇都是要千方百計躋身辦報廳。

看來心急吃不得熱豆腐,李佑又問道:“辦報廳那邊可曾說明,什麼時候重新開始招聘人員?”

白斯文皺眉道:“這倒未曾聽說,只說讓大家等待訊息。”

李佑本來並未多想什麼,但聽到白斯文這個回答,當即有所警覺。這難道是用變相的法子,故意與自己過不去?

自己若想招用人員,估計只能等國子監辦報廳招聘完畢後才能開展,而且還要從沒有去衙門歷事機會的監生中挑選。

但換句話說,只要辦報廳不重新開始招人,國子監監生只怕就對進入辦報廳還抱有希望,那就不輕易會到自己這裡報名。他們要是拖上三五個月,自己就乾等著三五個月?

“這訊息是誰釋出的?”李佑問道。

“據說石祭酒部分清退人員後,新來的副總裁官覺得人不敷用,意欲重新招人,只是時間遲遲不定。”

看起來是很正常的工作,正常的無話可說,但李大人從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尤其是官場中與自己相關的人和事。難道真會有這樣的巧合,巧合到了那個叫孫一江的副總裁隨便一個決定,正好卡住自己招用監生?

李佑忍不住仰天長嘆,“本官實心做事,怎麼總是會有不做實事的陰險小人出來掣肘!”

白斯文無語,李大人的境界他真不懂。如果自己開報坊與朝廷辦報廳打擂臺也算做實事,那麼李大人確實是“實心做事”。白監生也真搞不懂,朝廷居然對李大人坐視不理,直到現在也沒有取締他。(未完待續)

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

人都是趨利的,今天監生不認私人報坊這塊牌子,李大人也莫可奈何,這不是靠口才忽悠就能忽悠起來的。

崔先生焉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總編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