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部分

另有什麼同年師生同鄉的,更復雜的還有同年的師生、師生的同鄉、同鄉的同年之類交叉感染。又如毛知府和馬巡按,一個是袁閣老的同鄉一個是袁閣老的女婿,見了面自然就好勾搭。

若整垮了毛知府怎麼和趙大官人交待?別人不是傻子,他裝作不干己事瞞不住真正的有心人。還是回到府城後主動去拜訪趙大官人,想化解了此事為好,李佑只能想道。

話說黃師爺拿了供狀給陳知縣看,陳知縣心裡便更有了底,但他也沒有權力去查知府,只是寫了密奏和密信各一封,都送到了吏部許尚書那裡。其中內容重點強調了民亂的可能性:江南本為魚米之鄉,蘇州府竟起搶米風潮,實屬駭人聽聞。偶從治下待罪巡檢處知,府署倉中數年積存蕩然無存,無米可糶,為此不敢想來年春荒慘狀。蘇州府中,無恆產者數以萬計,若饑民暴起,則天下財賦之地盡為錦繡灰燼,其時京師仰供何處?

陳知縣的密信是給老師許尚書看的,密奏則是委託許尚書代為轉交到該交的地方。不管怎樣,程式多多少少總是要有的,國朝體制又是個講程式的制度,但不同人走程式的效果顯然不同的,吏部尚書轉交的密奏和知縣上報的密奏所受待遇能一樣嗎?

然後所有人都只有等著了,事到如此李佑已經發揮出了他的作用,徹底成為聽天由命的醬油眾。

他感嘆道,這年頭沒了錦衣衛某些時候是很不方便啊,檢舉個貪腐還得如此大費周折。從蘇州到京城,足有兩三千里路程,來回折騰動輒以月計,他這冷板凳還要坐到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

各有各的前途,基本都可以明確,但李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