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意倒是沒人說三道四,公si分明得很。

李佑看出陳知縣有點心動,卻不願去做。畢竟以儒家道統,做事講究的是名正言順、師出有名,幹什麼都需要先在心裡把牌坊立好,沒牌坊便不好去做。

這時他就送上了早準備好的牌坊,“昨日路過濟農倉時,得知這是昔年賢君治理蘇州府時所建,豐年入米,荒年出賑,救濟災民無數。想那災農機工俱為大明百姓,難道該有厚薄之分耶?縣尊何不仿效先賢,他有濟農倉,縣尊可拿出那五千本錢建濟工倉;他出入米糧,我出入生絲;他賑濟災民,我救助機戶機工。一縣活了數千百姓,即便不能青史留名,難道還當不得朝野好評嗎。心懷善念,有點盈利也問心無愧於天地間,也能體諒到知府老爺,有何不可。”

嚴格說,李佑這話顯然誇大了,但誇大的牌坊那還是牌坊,反正估計也沒人較真。

黃師爺不禁盯著李佑嘆道:“委實看不出你像是個巡檢,當個縣丞主簿綽綽有餘。”

李佑到此住口不言,心道這諾大的一個牌坊都給知縣立了,且看他幹不幹罷。

“就如此做!”陳知縣拍案下定了決心。

李佑喜上眉梢,起身揖拜道:“縣尊英明果敢,下官佩服!”

知縣有了決斷,黃師爺便點頭獻策道:“此事要在縣城建庫掌絲綢出入,還要在西水鎮集市設總賬房,掌銀錢jiāo易之事。”

黃老先生真上道,你在縣城管絲庫,我在西水鎮管賬房,大家各有好處,李佑暗想。

陳知縣問道:“在西水集市設總賬房,戶房可有人手?”

黃師爺果然很合李佑心意的回答說:“沒有多餘人員,況且秋收將至,不宜分人,總賬房還得從西水本地找的好。”

李佑還沒來得及chā話,便聽陳知縣道:“可叫西水稅課局去辦。”

“不可!”李佑叫道,極力解釋說:“稅課局向上直通府城稅課司,再上有藩庫戶部,未必和縣衙是一心。銀錢到了他們手中不知道要打多少折扣,縣尊不可不慮。下官建議聘用當地商行代為jiāo易,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