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得個乾淨。到傍晚時候,大部分都已經整理完畢。這時候,竟然有太陽光灑進來,F城連續幾天的大雨之後還是頭一天再見太陽,看著灑在床被上的餘暉,一種家的溫暖在我心裡彌散開來。

想著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我說不出的開心。給書店事先說好了,今天搬家請假一天,現在閒來也沒事,我就決定去好好逛逛。來F城也一年了,但平時卻懶得出去。F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據說當年政府也曾三番四次要興建這裡,但文革後上臺的那位博學的市長認為這裡民族風情獨特,興建的話勢必會毀壞這裡的名勝古蹟,所以一再建議保留。因為這位市長那時在中央很有威望,再加上他在F城的政績使得他備受F城的市民擁戴,因此,F城最終還是在民意下按照原來的方式保留了下來。只是後來這位受擁戴的市長隱退後,不方便再過問政屆,所以,近年來F城在歷史的程序中,最終還是捲進了新建築的建設洪潮,雖然興建的群落多數與F城的老古式建築頗不協調,但是興建的趨勢卻是在日益蓬勃中。

F城比我想象中要大多了,我漫無目的地四處走了走,沒走出多遠,腿已然發酸,就打算放棄。回去的路上,碰到家花店,看見好多漂亮的花草,一時心血來潮就愛不釋手地挑選了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我竟買了盆仙人球。我把仙人球放在陽臺上,昏暗的燈光照射下,它身上的刺清晰可見。

第二章

在書店的工作倒也輕鬆。

店主是一個三十出頭的漂亮女人。開了這麼個書店,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僱了我幫忙。我的工作就是隨時整理顧客們弄亂的書籍,以及負責新書上架。在書店工作的報酬不是很高,但是對於我這個完全靠家裡給養的學生來說,多出了一筆來源,委實覺著可觀。

書店服務的物件主要是大學生,學校剛放暑假,大部分同學都回了家,生意明顯冷清了不少。老闆娘說,這樣也好,趁著這會兒讓我先熟悉熟悉工作,到開學忙起來時我就輕車熟路了。(我答應她,開學後每晚來工作三個小時。)閒著沒事的時候,我也隨手翻看些感興趣的書籍。老闆娘則主要負責收錢,沒事時,她就一邊喝著咖啡,一邊透過玻璃窗戶欣賞外面的世界。

按照約定,暑假我每天要到書店工作八小時。

在書店工作的時候,店裡不提供飲食,中午的時候我便到附近的飯館吃飯。本來給老闆娘說好,下午的工作從兩點開始到七點結束,但吃完午飯閒著沒事,我又懶得跑回住處見著鄭民尷尬(我當時還住學校宿舍),索性就回到書店一邊看書一邊消磨時間。

老闆娘是個隨和之人,見我很喜歡書,就說見著喜歡的,可以拿回去看,看完記得拿回來便是。我當然歡喜,上班的第一天晚上,我就借走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這本書我高中的時候就想看了,一直沒機會,大學裡面每次去圖書館,又都有人先我一步給借走了。

在搬進閣樓之前,我已經在書店工作了五天,可以說,現在我對店裡的工作已經能夠得心應手了。

對住處的環境我也是很滿意的。在狹小的房間裡,我放了仙人球,貼了喬丹的畫像,還買了把靠背椅,沒事的時候,就坐在陽臺上望望F城日新月異的變化。

晚上回到閣樓後,我通常先去洗漱,然後就把上大學時朋友送的單放機開啟,放上喜歡的音樂(那時在中國還沒流行CD機和MP3),再隨手翻翻從書店借來的書。困了,倒頭就睡。睡眠倒是絲毫沒有因為換了環境而受到影響,相反還表現出了異樣的安穩和香甜。

F城連續一段時間的大雨之後,天氣開始漸漸好轉。只可惜,我的房間對著西面,總見不到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倒是每次醒來都還準時。那時我有晨跑的習慣,起床後便下樓跑上兩圈。

F城那時正在朝著現代化城市的方向建設著,很多老式建築都已經被拆除,但是學校附近畢竟地域文化最濃厚,就暫時未被規劃進城市建設中。住處附近有著只有長江地區才有的古城牆和迂迴曲折的古巷子。我習慣沿繞著古城牆,從巷子的這一頭跑到那一頭,然後再慢慢的走回來,沿途我總習慣不時地撫摸那些刻在石壁上已然模糊的字跡。

跑完步回來,刷好牙,洗好臉,收拾好房間,就到附近吃早餐,之後,就徑直去書店。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閒著的時候,我也寫些東西給F城最有名的雜誌社寄去。

有一天,我正躺在床頭看小說,隔壁傳來一陣敲門聲,但好像一直沒人開門,敲門的人好像就走了。沒想到,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