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廣田又“咯噔咯噔”的蹬了起來。第二次油餅中出的油就少多了,可是這加起來的出油率就可觀了。王廣田一家雖然連字都不認識幾個,但是一直在周財東那裡榨油心裡還是有桿秤的。

王廣田的老婆將榨出的花生油倒入家中早已空了多日的油瓶中比劃了一下,說道:“比周財東那裡榨油多出了五分之一。”

王廣田則說道:“何止五分之一,以前榨油要將全部的油餅給周財東頂了榨油的工錢料錢。要不就拿出五分之一的花生頂。就這裡外裡就差出五分之一了。這些油餅也是有大用的。”

當然是有大用的,榨油剩下的這些油餅既可以做肥料也可以做飼料用。拿到集市上也有大把的人花錢買,豬吃了油餅長得又肥又大,這當然更好賣一些——在這個黑暗的三十年代肥肉是比瘦肉貴的。

王廣田的大兒子以為剩下的油餅還能榨出油。問道:“爸,在榨一次這些油餅不?”

王廣田一點頭說:“好。那就試試,他們說榨兩次,咱就真的榨兩次?”

只是這一次榨油機讓父子二人失望了,第三次只榨出寥寥數滴花生油,還不夠費的力氣。

大家也沒太過灰心喪氣,畢竟這塊油餅無限出油才是不對的。能出這麼多油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全家立刻用更大的精神力氣投入到榨油工作中。

一斤花生油在上海或四九城大約能賣到兩毛錢一斤,但是在這鄉下的批發價只有一毛錢一斤——產地嗎,自然要便宜些。再說四九城和上海灘的生活水平永遠是高於地方縣城的。

王廣田踏著榨油機的時候,想到的則是以後的好日子。今年家中收了花生一千八百多斤。能出大約一千四五百斤花生仁,等曬乾了以後還要去掉百十斤的水分。但一千三百斤花生仁還是有的,平時這些花生仁榨出油來賣了錢多是交付各種捐稅,從去年起這些捐稅和農稅一起都沒了,因此去年還剩下幾百斤花生仁——現在榨油的這些就是去年曬乾的花生仁。

按現在的出油率兩千斤花生仁大約能出六七百斤花生油,乖乖,這得多少錢。一百多啊,買機器的錢都回來了還剩下不少,更重要的是這些錢名正言順都是自家的了。不用再去想什麼剿匪捐防賊捐修路捐受災捐。

想著想著。王廣田堅定了信念:誰他媽再讓我捐這捐那,老子就拿槍跟他拼了。

王廣田的老婆將一盆盆花生仁倒入入料口的同時問道:“孩他爹,咱家明年開春得養幾頭小豬了,我看這些油餅啊,家裡的地可用不完。”

王廣田越蹬越有勁,說道:“何止買幾頭小豬,今年刨花生咱家一個個都累得直不起腰來。趕明年僱人刨花生。地裡的活計哪趕得上這個來錢快。我算了算,種花生這一年能出大約百元的利,花個十幾元僱人刨花生還是挺上算的。糧田裡的活計也可以包出去給短工做,等咱這個榨油坊做大了。咱也僱幾個長工過過周財東家的日子。”

“一年一百元的利!”王廣田的老婆一時有些難以接受,磨好的機制白麵才多少錢,六七分錢一斤。家中五畝口糧田一年的產量也不過是八百斤白麵兩千斤玉米麵,加起來總價值也有百多元了,可那是自家吃的啊,家裡不說別的,五口人一年的口糧就要吃掉上千斤玉米麵和幾百斤白麵。

省下的糧食也不敢亂賣要留著備荒,像這次王廣田自作主張拿出家中所有的現錢和存糧換了一臺榨油機回來,做老婆的嘴裡不敢說,心裡是埋怨了無數次——這個鐵傢伙要是榨不出油來,這個冬天和明年春天可怎麼過,要知道親戚家和婆家也不富裕啊。

一家輪流上陣,花了十五天工夫才將兩千來斤花生仁全部榨成700餘斤花生油以及900多斤油餅。王廣田家從此以後家人個個腿部粗壯有力,這是很久以後大家才發現的事情了。眼下重要的就是將這些花生油換了錢繼續買花生仁。

要說王廣田家住的保北還真是個好地方,無論是四九城還是天津衛或是此時直隸的省府保定府都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尤其是北平城幾百萬人口(常住加流動)還是有的,這些人自然都是要吃油的。

可城裡或許有工廠有學校有醫院,但是絕無農田是不可能產油的,這需要的副食和果菜食用油等就要從鄉間收購,也專門有跑這一路做二道販子的生意人。

王廣田一家將油賣掉後,有打聽了一下市場的花生仁價格。頓時吃了一驚,這賣掉花生油所得的一百四十元居然能買到兩千八百斤花生仁。不說別的,自家也賺了足足七百多斤花生仁了。自己買的這個哪是榨油機啊,買的這明明是榨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