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當然不會對崇禎有什麼特殊的好感……
雖然這個皇帝悲情了點。
但大明帝國之所以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崇禎是要負很大責任,他的悲情結局並不能掩蓋他剛愎自用而又無能的本質,他是一個庸才的確不是他的錯,但作為一個庸才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反而昏招迭出……
尤其還是勤勤懇懇地昏招迭出。
那這就是他的不對了。
無論他做劉禪也好,做他的木匠哥哥也罷,哪怕他就是做李煜,做陳叔寶,大明也不至於走到今天,後面倆還知道實在不行咱就從了他吧,但可惜他非要兢兢業業做明君。話說大明百姓不需要他做明君,他老老實實在皇宮裡荒yin無度,對於大明百姓來說都是好事,可惜他偏偏就不,最終在他的努力下大明這個剛剛回過一口血的病軀,徹底被折騰得油盡燈枯了。
但楊慶還是得救他。
因為對於這個民族來說,他吊死煤山是最壞的結果。
沒有更壞了。
他跑路去南京至少還可以爭取一個南宋,他落在哪個軍閥手中,至少還可以爭取一個漢人的改朝換代,甚至哪怕他落在李自成手中,也比他吊死煤山強得多。
包括對他自己來說。
李自成不會殺他。
哪怕李自成就是坐定了大順皇帝,他最多也就是封崇禎一個什麼王。
就算要殺那也得很久以後不小心病死。
但從李自成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未必是真心要當那個大順皇帝,他是來『逼』宮而不是滅明,不僅攻城前試圖談判做西北王,而且在沒有找到崇禎死屍前,甚至大學士陳演等人的勸進他都沒接受,所以就算他真得到崇禎,更大的可能是拿來當傀儡然後完成他由賊到權臣的轉變。比如說封他一個大大的藩王,就像當年曹『操』一下子封走漢朝幾乎三分之一的土地一樣,然後他就可以在朝輔政了,在短期內他會繼續讓崇禎坐在皇位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畢竟這是有很多先例可循的奪天下的最穩妥辦法。。
然後用官爵來滿足他部下那些將領而不是非得打土豪。
話說他打土豪也很無奈。
此時他在他絕大多數部下眼中也依舊是賊,他手下幾十萬人馬裡面真正親信兄弟才幾個?無非就是那幾萬老營,而絕大多數其實都是依附的勢力,甚至包括投降的明軍,這些人對他沒什麼敬意,他在這些人眼中始終是賊,包括那些投降他計程車紳,比如衍聖公這時候就擺出大順皇帝的牌位,這些人不可能真得視他為天命所歸。
同樣他封的官爵也沒人當回事。
不久前還有一個心懷忠義的舉人,跑去一刀捅死他任命的縣令,然後自己接著抹脖子,這就是士紳對他的態度。
但正牌大明皇帝封的就不一樣了。
而他之所以兇殘地打土豪,就是因為必須得讓那些只能算是投資者的勢力滿意,既然他給的官爵肯定滿足不了這些人,那也就只能用金錢了,可惜他在崇禎的倉庫裡只抄到了數量可憐的金錢,他如果不能迅速弄到大批財富來滿足他手下那些人,他可不敢保證這些人會不會造他的反。
李自成起兵的行為值得讚賞。
但他終究只是一個古代農民起義者,不能指望他有什麼明確的政治思想和長遠的計劃。
如果他不打土豪……
哪怕就算打,也只是打著崇禎旗號針對『性』部分抄家,那麼也就完全可以皆大歡喜了,同樣吳三桂和各地明軍都會捏著鼻子與他合作的。
吳三桂想降清嗎?
他不想。
他和清軍打了那麼多年,互相之間少不了仇恨,但凡有的選擇,他也不會冒以後被拉清單的危險,他和黎玉田帶著數十萬關外居民拋棄家園入關不就是不願投降敵人嗎?然而李自成打土豪讓他沒了別的選擇,這是階級立場決定的,他背後是一個龐大的關係網,部下,親屬,鄉黨,統統都在他背後看著,投降李自成最多隻能保自身,最多保吳家,投降多爾袞可保他身後所有人。更何況和清軍打了那麼多年的他更熟悉清軍,他和李自成聯合不一定打贏清軍,但他和清軍聯合就一定能打贏李自成。
而且他還有給崇禎復仇這個足夠漂亮的旗幟。
這個選擇題不難做。
然而他們卻坑了這個民族的億萬百姓。
既然到了這個時空,楊慶總要做些什麼,別的不說先得阻止崇禎的『自殺』,至於能不能逃出去,這個對他來說並不重要,能逃出去就逃,不能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