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來亨就這樣,正式接過了農工階層旗幟的重任……
反正他就是楊慶的代理人。
楊慶只是作為護國公,必須保持中立身份,不能親自下場而已,但想要扶持農工,他又必須要整合一個政黨,這樣本身威望足夠,而且能夠讓他放心的李來亨就成了最好選擇。同樣王夫之的地主資本家黨,其實也就是朝廷那些大佬們的代理人,大明的政治鬥爭,歸根結底還是朝廷內部的鬥爭。他和陳子龍,顧絳這些人都是好朋友,後者作為內閣成員,也不能親自下場,他們就委託王夫之這個代理人。
說到底新興資本家們,這時候也已經和楊慶矛盾重重了。
廣州事件就是分水嶺。
如果當初楊慶強硬鎮壓廣州的那些工人,那麼他和新興資本家們依舊是好朋友,可他對廣州事件的處理很讓新興資本家們失望。這些人也知道護國公和他們不是一夥的,雙方接下來的鬥爭同樣不可避免,但他們相比地主更理智,更不願意和楊慶公然做對……
實際上他們還得依賴楊慶。
在這一點上他們和地主有著本質的區別,地主和楊慶是單純敵對,但新興資本家們和楊慶之間關係要複雜得多,他們必須維持鬥而不破,甚至還得合作。
所以找代理人鬥爭是最明智的。
這樣最好了。
這樣就避免內閣的鬥爭了。
說到底這些人真不想在內閣和楊慶公然惡鬥。
一些容易激化矛盾的鬥爭交給四民大會,讓四民大會的兩黨來進行代理人鬥爭,四民大會鬥爭出什麼結果就接受什麼結果,並以此作為以後政治鬥爭的遊戲規則,這樣也就避免了國家陷入混亂。在經歷了之前二十多年的亂世,死了無數人,包括無數士紳官員後,這些政治精英們,這時候也知道和平的寶貴。同樣也知道不給底層留活路的後果,他們其實也都害怕,畢竟目前內閣這些,都可以說是真正經歷千錘百煉的精英……
全都是。
陳子龍,顧炎武,堵胤錫,何騰蛟等等哪一個都是足夠清醒的。
既然楊慶制定了這個能夠最大限度避免矛盾激化的遊戲規則,那大家都乾脆都遵守吧,又不是說真得無法接受!說到底新興資本家們也都很清楚,他們不得不付出的那些,根本影響不了他們的富可敵國,這時候他們已經在以種種理由給出口的商品加價了。
反正他們無論加價也罷,不加價也罷,那些歐洲人都得買……
這些傢伙又沒別的選擇。
事實上這時候正在有越來越多國家加入東方的貿易,荷蘭,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法國,丹麥,再加上陸地的俄國,光算歐洲的就七個主要國家在和中國貿易。而且根據錦衣衛得到的情報,瑞典人也正在籌劃加入東方貿易,第一艘駛往東方的商船很可能已經起航。
這還不算南洋的屬國。
還有同中亞,西亞乃至於印度的陸上貿易。
後者的陸上貿易依然存在。
而且包括了緬北,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野人山和西藏兩條路線,張獻忠那邊的馱隊,同樣滿載各種貨物沿著茶馬古道輾轉於青藏高原,然後經過拉薩南下到印度和喜馬拉雅山區的屬國,雖然運輸量不大,但仍舊是一個有利可圖的線路。
但無論向哪裡的貿易,都依舊是大明的賣方市場。
別人又沒有那些貨物。
尤其是越來越受歡迎的茶葉。
直到現在,哪怕就連最近的倭國都依然不會炒制綠茶,他們會的只有蒸青,倭國人學會炒青同樣也是在咱大清時候,同樣也是由一個光頭以研究佛法名義跑來偷走的。
更別說歐洲這樣的了。
歐洲人多次努力,也沒能獲得茶種並帶出大明,在這一點上那些控制茶園的地主們還是很清醒,畢竟他們再傻,也不至於和麻哥一樣,把這些賺錢的東西,毫無保留地讓歐洲人去學習。
壟斷的好處大家都懂。
既然這樣,當然大明的商人們就有漲價的資格,壟斷供貨商要是連這點覺悟都沒有,那也未免太蠢了,付出的成本多了,無非就是轉嫁給購買者,反正資本家是不會賠錢的。棉布倒是都會造,可蒸汽機的推廣,實際上正在大幅拉低大明棉布價格,另外因為長期依賴大明的布匹,很多地方其實已經逐漸失去自己織布的能力……
這並不誇張。
呂宋島上的土著就已經沒多少會織布了。
畢竟紡織技術也需要傳承,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和華僑,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