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情況,不過那幾位講讀師口若懸河的羅嗦了半天,皇帝聽懂了沒有楊鯤鵬不知道,反正他是一句也沒聽懂……找鯤鵬不由得佩服這位陛下的修養,這麼半天他的面部表情一直保持著親和的微笑從頭到尾都沒變過,實在是……強悍。
好不容易講讀師說完了,皇帝讓三個皇子站出來分別點了《大學》中的段落讓他們背誦,不過楊鯤鵬看得出來皇帝應該是也煩了,完全是在走形式,連挑的三段都不是太長的段落。接下來,趙永康又開始拉家常,說來說去,說到了楊鯤鵬身上。
“朕記得你。”趙永康喝了一口茶,看著楊鯤鵬笑道,“數年前,朕收到了一紙血書。其實,血書朕收到的也不少了。不過像你當時那麼大的孩子寫的血書,朕還是第一次看到。寫詩作賦的神童朕見得多了,可是刺血鳴冤的神童至少在本朝你還是第一個。”
“謝陛下誇獎。”楊鯤鵬也沒想到皇帝竟然還記得那麼久之前的事情,可實際上儒家推崇孝道,且他當時做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講,也確實是一件值得大力稱頌的事情,皇帝能夠記得他並不算奇怪。
“好!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所謂神童,卻大多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過,若是能夠貫穿始終,神童卻也大多能夠有一番大成就,你可要努力。”
趙永康特意站起來在楊鯤鵬肩膀上拍了兩下,讓楊鯤鵬便只能僵直站著發傻,不知做何反應。不過他可不是激動的,他遵守這個時代的規則和制度,也就是謹守著“禮”,但不是因為對儒家權威的敬畏,而是他想要活得平安和太平——
特立獨行是危險的行為,一個心智成熟的成人想好好的活著,那就最好泯然眾人矣。在這個時代突出自己的個性和自我,百分之八十是找死的行為。
想了半天,楊鯤鵬最後還是隻能再次躬身,然後重複說一句:“謝陛下誇獎。”
趙永康不由得對這個伴讀更是喜歡,仁孝厚道、不卑不亢,而且即使如今身為皇子近臣,也是仍舊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純善可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軍戶出身,身上沒有文官的壞毛病,卻多了一種武人的剛硬堅毅。
這孩子如果一直保持著如此性格,日後若是入朝為官,是社稷之福,也是新君之福。
如果有誰能夠告訴楊鯤鵬,這位當朝皇帝對他的評價如此之高,他必定是認為這個人在沒事發胡話吧?
可是實際上就是如此,趙永康認為既然楊鯤鵬如此天性,那從他多年在晉王府當侍讀的經歷來說,至少晉王府要有一個能讓他保持如此心性的環境。而作為世子,趙璞至少要有寬闊的胸襟能夠包容楊鯤鵬!作為一名守業之君,他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容人,而且,以樣酷鵬的剛直品新他自可以幫著趙璞震懾朝中宵小,也不怕這位皇帝容人過了頭。
比較起來,趙琨過分好強衝動,要是繼承大統,那不是折騰的天下大亂,就是因過分束縛而被文臣憋死。且這人心胸過分狹窄,如他即位,其他兩人便危險了。
至於趙瑞,這孩子的心不在皇位上,固然先祖中也有喜男風而無嗣的皇帝,可是,他們的物件或者是宮中內侍,或者……總之不會是那麼一個病弱的男子,不管是為了為社稷,還是為了趙瑞和那個小書童,他們還是遠離帝位的好。而且,看趙瑞本人,也對帝位並沒有太大興趣。
可惜,趙永康根本不知道,趙璞的所容之人,除了父母親人,僅有楊鯤鵬是個特例!而且,他們倆的關係,雖然現在因為楊鯤鵬的遲鈍,並沒有進一步發展,可是實際上……
皇帝廢話一通,然後還算滿意的起身離開了,如果他的孩子註定不會誕生,或者並不是那塊料,那麼他也已經為自己和這個國家想好了後路了!
而無論是誰都絕對不會想到,這位皇帝首先看上的是一個伴讀,而並非是皇子!
××××
兩個月之後,李淑妃、趙皇后相繼被太醫宣佈有喜……
019 動亂(一)
“我們是白忙一場嗎?”趙璞有氣無力的趴在椅子上,心情看得出來是有夠抑鬱。那位皇帝陛下自從上次來看過他們的學業之後,就再也沒有問上他們一句。李淑妃和趙皇后有喜的訊息傳出後,就算是宮人們看他們的眼神也開始不對勁了。
甚至楊鯤鵬也聽些內侍談笑,說“蟒再怎麼像龍,也依舊不是真龍,這幾位殿下折騰了這麼一通,到最後看來也仍舊是王爺的命!”。
“王爺不好嗎?藩王雖然管制頗多,可終歸是比皇帝要放鬆的多。”揉搓了兩下趙璞的頭髮,楊鯤鵬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