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帶來的必定是一定程度上外戚權力的膨脹。沒見千古名將衛青都因為外戚的身份讓後代文人給打上了“衛青不敗由天幸”的牌子?

所以,在幾個大老私下裡一番溝通之後,統一認為不管皇帝最後在三個皇子中選了哪一個,都比一個沒選就駕崩,又或者扶一個幼子上位好得多!

可他們堅定,趙永康更堅定!因為他確實如群臣所想的,仍舊對於讓自己的血脈延續皇嗣有著奢望……事實上,皇帝這幾天已經又開始寵幸自己的一後二妃*,不過他當然不是不明白群臣的顧慮,所以,他給了自己三個月時間,如果三個月之後她們都沒有動靜,那就是老天不讓他延嗣,但如果有了……

為了自己的後代,這位皇帝可以說第一次當面對抗群臣,並且艱難的取得了勝利。

下朝之後,一直伺候著趙永康的程奎看這位皇帝心情低落精神疲乏,便開始給趙永康講些趣事,且還大多是那三位皇子的趣事,其中就包括昨天趙璞託著楊鯤鵬的手哭的稀里嘩啦這一情況。

“趙璞倒是真性情。”趙永康點點頭,緊接著卻又皺皺眉,“楊鯤鵬……楊鯤鵬?”

“陛下怎麼了?”

“這名字朕怎麼聽著有些熟悉?可是朝中大臣沒有與他同名同姓的啊……”

“陛下這一說,奴卑也聽著耳熟~”其實趙永康一提,程奎就想起來了,他得寵這麼多年靠的可不單是溜鬚拍馬狗屎運,程奎這個人天生的過目不忘,在政事上,他其實可以說趙永康的得力助手。而且程奎明白自己的身份,他從來不像那些文臣那樣“教育”了皇帝生怕皇帝本人沒有感覺出來,也生怕別人不知道,不是對著皇帝擺著一副“陛下應該向我請教,應該按照我的意思辦事”的嘴臉,就是對著其他大臣擺出“皇帝都要聽我指教”的模樣!

他是太監,他一切的權力和享受都來自於君主,而他自然也沒有所謂的自己的智慧,他的一切也都為君主所有!

“確實朝裡姓楊的大臣家沒聽說誰的子侄輩叫楊鯤鵬的,不過,三殿下來自山西大同府,就是不知道當地的官員又或者晉王家的僕役中是否有姓楊的了?”

“山西大同?大同府……哦!朕想起來了,幾年前晉王呈上來的血書,寫血書的那個孩子不就是叫楊鯤鵬嗎?算算年齡,他也正好是十三四歲。”

“陛下聖明!這麼多年的事情,也就是陛下還記得清楚!”

“呵呵呵,也不是朕記性好,只是這孩子確實讓朕印象深刻。”嘴上這麼說,趙永康卻是一臉的自得之色,“那些文臣總說武人粗鄙,也總看不起軍戶,可是朕看這個楊鯤鵬就很不錯啊。雖然他現在脫了軍籍,可他仍就算是將門子弟啊。前幾年為父申冤,還有剛才你說的那件事。不錯,他話雖然直白,可是朕看這白話說出來的道理,比起那些酸儒搖頭晃腦說天書有用得多了。就是京裡的所謂才子神童,也不過是做得兩首酸詩,有個屁用!”趙永康看來今天早朝是真的氣到了,連髒話都罵出來了,他固然是在褒楊鯤鵬,其實也是藉著這機會發洩自己心中的怨氣。

“陛下息怒,小心傷了身子。”

“唉……朕也就只能在你面前發發怒了!”趙永康無比抑鬱的嘆息了一聲,太祖是如何治國的趙永康不知道,可是就他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他的父皇和他自己,卻都是極端窩囊的皇帝。想他登基的時候,也曾經想要有一番大作為,可是每每與群臣抗爭的結果卻是慘敗收場。

趙永康忽然為自己原本堅定的決定猶豫了,他的父皇、他自己尚且不能戰勝文臣,那麼,他那個現在還不見蹤影的皇兒,就能有什麼大作為嗎?或者,他的兒子挑得起這樣一負重擔嗎?!

“擺駕。”

“陛下要去何處?”

“大本堂,現在還上著課沒有?”

“要是快一點,應該正好能趕上下課。”

“好!那就快些!”

××××

因為不是什麼正規場合,雖然趙永康穿的仍舊是龍袍,可在場的上到皇子下到太監,並不用三跪九叩,躬身行個禮*就好了。

趙永康被迎到了上座,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來檢查諸皇子的學業,頓時,眾講讀師還有幾個皇子都和打了雞血一般,滿面紅光,鬥志昂揚。

楊鯤鵬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這位皇帝,畢竟是皇室子弟,不管祖宗容貌如何,多年的優生優育下來,這位皇帝也是個清秀英俊的青年,只是常年臥病,所以臉色不太好而已。

趙永康一個個的詢問了三名皇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