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的答案,但是會議上的團結氣氛卻是前所未有的。

最為重要的是,基於此次會議上這種團結合作的氛圍,在楚思南提議下,共產國際對未來戰後的組織形式,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確立。

在此次會議之後,共產國際將進行改組,從而將原來那個鬆散、臨時組合起來的“會議形式”,轉變為各個國家兄弟政黨之間的緊密合作組織。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組織就相當於聯合國,只不過在該組織內部,參與組織的都是各國的左派政黨,是紅色的國際性組織。在該組織內,各國兄弟黨之間的權力都是平等的,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為主席團,主席團由組織各成員國的代表組成,主席團主席任期兩年,由各成員國委派的代表輪值擔任。各成員國之間在保持內政獨立、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應全方面加強合作。組織的最高武裝力量機構為國防部長聯席會議,聯席會議的成員除各國國防部委任的代表之外,還設立有武裝部隊總司令、總參謀長等職務,以協調、研究各成員國的軍事政策以及聯合武裝部隊的訓練、演戲等問題。同主席團主席的任用方式相同,聯合武裝部隊的總司令、總參謀長等職務,也由各成員國代表輪值擔任。

毫無疑問,按照楚思南的構想,這次會議上所要體現出來的精神,就是將來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團結。從根本上擺脫過去蘇聯那種“老大哥高高在上”的姿態,以換取各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的消弭。

同樣是在這次會議上,按照楚思南的提議,與會的東歐各國、亞洲國家代表一致透過決議,將於近期領導各自的武裝力量,向以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武裝力量,發起最後的一場全方面攻勢,以儘早結束這一場持續了數年的戰爭。

就這樣,從五月底六月初開始,在歐洲,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亞、希臘等等國家的左翼政黨,開始指揮各自的部隊,向侵佔其領土的德意軍隊發起反擊。在羅馬尼亞,左翼政黨所領導起義軍,大肆破壞德軍的運輸補給線、攻佔油田、奪取軍火庫;在南斯拉夫,鐵托領導的反法西斯人民委員會,指揮上百萬大軍,開始同德國入侵者展開殊死搏擊。並先後數次進攻貝爾格萊德;在義大利,陶里亞的所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開始正式浮出水面,他們指揮地游擊隊頻頻襲擊墨索里尼的政府軍,從而有力的配合了美英盟軍在義大利半島的攻勢。而在亞洲,主要是在中國戰場上,對日作戰的形勢也到了最後關頭,滯留在華北、華中、華南的日軍,面對發展壯大起來的中**隊,再無任何優勢可言。殘餘的上百萬日軍,龜縮在各個主要的據點之內閉目待死。

東歐各國國內反法西斯鬥爭的擴大化。有力地配合了蘇聯正面對德戰場的進攻。

在北方,蘇聯北方方面軍在六月初強渡塞馬湖。進入芬蘭腹地地南芬蘭省,從而直接構成了對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戰略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芬蘭政府看不到扭轉戰局地希望,於是在六月三日提出和談。鑑於歷史的原因,以及芬蘭內陸複雜的水網地形不利於蘇聯紅軍大規模裝甲部隊的進擊,同時,也為了從北線抽調兵力支援戰役。以楚思南為首的蘇聯最高統帥部,同意了芬蘭政府所提出的和平談判要求。六月七日,蘇芬戰場達成停火,隨後,兵力損失慘重的挪威,也透過一系列地和談。同蘇聯達成了停火協議。截至六月十五號,蘇聯北方戰線實現了和平,隨即。近五十萬北方方面軍部隊陸續開拔,趕赴中路戰場。

就在北線戰役即將宣告終結的同時,朱可夫所指揮的中央方面軍主力,挾庫爾斯克會戰大勝的強勢,毫不停歇的向甫遭重創的德中央集團軍群發起了一系列地攻勢。中央方面軍百萬大軍,兵分四路,北擊斯摩稜斯克,中奪布良斯克、格盧霍夫,南進波爾塔瓦。經過月餘激戰,蘇軍將戰線一舉向前推進二百餘公里,先後分割包圍並最終殲滅德軍兵力三十餘萬,兵鋒直抵基輔城下。經過這一階段的戰役,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再次遭受重創,其深入蘇軍中路防線的數個突出部,完全被吃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央集團軍群地存在,已經對蘇聯的中央方面軍構不成威脅了,與此相反,隨著北線戰役的結束,蘇軍可以再次空出一部分兵力南調,從而對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側翼,構成莫大的威脅。

同樣是在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南線的戰役也沒有停頓下來。在梅列茨科夫的指揮下,從五月中旬開始,融合了草原方面軍主力的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在黑海艦隊的配合下,沿黑海沿岸一路西進,正式發起了第聶伯河右岸進攻戰役。與此同時,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則在北面發起攻勢,向雅西、基什尼奧夫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