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小南天秘境之心境(四)

一直海慄海慄,蘭庭帝忍不住問皇后道:“這海慄是誰?我怎麼不知宮中有這樣的人?”

皇后想了想,道:“嘉兒說的莫不是餘嬪的那個侄子?”

“那個黑臉小子!”六皇子經常在後宮出沒,一下就知道是誰,立馬說道,“那小子好像是叫海慄還是海魚的,長得太黑太醜,我也沒有記住他的名字。那小子今年十二,聽說以前就在海上出生的。第一次來宮中好像是三年前父親的萬壽宴,去年來了京城,前些日子我好想好在餘嬪娘娘那裡看到他了。”

六皇子這樣一說,大家都想起了那個膚色黝黑的海家小子。

“恩,就是海慄哥哥。”蘭嘉愉快的點頭。

這一點頭,在場的六個男人臉都黑了,尤其是六皇子。他家金枝玉葉的女兒/妹妹竟然叫一個野小子做哥哥,真是……女兒/妹妹沒錯,那就是那個黑小子的錯。六個男人心中一動,準備要好好收拾黑小子一番。

離開金蘭宮時,蘭庭帝帶走了東順,並將皇后留在金蘭宮陪蘭嘉,宮外則讓御林軍團團圍住,不許任何人出入。

“海家在京城主事,又懂海事的是誰?”蘭庭帝問。

“回父皇,”身後的大掌事太監回答,“王太傅的侄子的未婚妻據說姓海,和餘嬪娘娘有親,估計是這家。親事下個月舉行,送親的人肯定已經進京。”

“如此,召海家人進宮,嗯,用餘嬪的名義。”蘭庭帝道,“此事不宜張揚,你親自去辦。”

“老奴明白。”

很快,海家二爺進宮,同行還有海家長房成人的嫡孫,以及海家小姐。他們以為是餘嬪有事,海小姐倒是進宮見了餘嬪,海家兩個男丁卻被帶去了皇子府的東宮,等著他們的是六位皇家人。

具體談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不過第二日,四皇子和五皇子就帶著蘭庭帝的秘旨南下,同行的還有海家嫡長孫。兩位皇子下江南,很快在江南掀起一陣腥風血雨,貪贓枉法的貪官汙吏都被砍了腦袋,與貪官汙吏勾結禍害百姓的奸商也沒有逃脫法網。在百姓們拍手稱快的同時,一些金瀾王朝的特產走水路,由海家護送去香檀國等處換置糧食。

有兩位皇子坐鎮,南方官場一片清明,官員們都恨不得十二個時辰在衙門,為金瀾王朝盡忠。江南的大商人們也乖覺,最大的商人沈家,不僅在皇子們來江南之前就幫助賑災,還給周圍城鎮送上了糧食。四皇子提出西北旱情之時,沈家也是慷慨解囊,讓四皇子和五皇子都非常滿意。

四皇子當然不會吝嗇獎勵,直接給了沈家五個秀才的名額,用來表彰沈家為賑災做的貢獻。畢竟沈家照顧的都是災情比較嚴重的地方,沒有沈家的幫助,說不定這裡早就亂了。同樣其他對賑災做貢獻的商人也得到了實質的好處,有秀才名額,朝廷“義商”的牌匾,還有直面皇帝陛下的機會。

進京見駕的有七位大商,蘭庭帝懇談後留下兩人,沈家的人進了戶部,另一個陶家的人成了皇家產業的大掌櫃。其他人也得了一些好處,還得了蘭庭帝要放開經商的許諾,商人都視蘭庭帝為千古明君,恨不得為蘭庭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同時,太子和六皇子卻低調的去了西北,旱情最嚴重額地方。他們帶著東順,也帶著蘭嘉田莊的老農民,最重要的還是這三年田莊的三種作物所有的存貨。蘭嘉的田莊是東順打理,為了實驗,所有地方都被利用種上了實驗的作物,玉米、土豆、紅薯本就產量高,又經過東順不斷選種,產出當然驚人。

從東順身上,太子明白,人都是聰明的,男子也好,女子也好,太監也好,只要讓他們多學東西,給他們施展的空間,他們就能給你奇蹟。就如東順這個太監,誰能想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太監竟然是農學大師,能夠培育好的種子,就千萬人的姓名。有了這個先例,太子再想到蘭嘉和皇后以及后妃的才華,一個想法慢慢在心中萌芽。

永安十九年的滅國之禍就在金瀾王朝臣民共同努力下消失,此後金瀾王朝的土地多了三種新的高產作物,南邊更南的地方開始嘗試稻子兩熟,北邊更冷的地方開始種植旱稻。蘭庭帝下旨減賦三年,百姓高呼萬歲。

北邊重開互市,商稅為一成,一部分給邊軍做做糧餉,一部分收入國庫。開海禁,建海軍,商人可以找海軍護送出海貿易,只用給兩成的服務費,稅費規矩和邊軍一樣。一時間,軍隊和商人都很高興,軍人更願意保護商人們的安全,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商人要不去互市,要不去海市,金瀾王朝內堆積各國的商品,經濟繁榮三倍。

國庫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