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撇撇嘴,暗罵緹侍郎多嘴烏鴉。
皇上拿起木鳥和匕首,接著說:“這木鳥做工精巧,緹侍郎說小三很有機關上面的天賦,我還不信,看來到是我這個做父親的不瞭解自家孩子。至於這個匕首,小五,我記得是你上次從多吉手中贏來的吧,竟然捨得給你皇妹,不錯不錯。”
皇帝一來就將所有人的表揚了一番,不論是蘭嘉的摸頭,還是皇子們的口頭稱讚,誰也不落下,還說的很有根據。這樣有理有據的一碗水端平,讓孩子們都很高興,也讓皇后在一旁感嘆,蘭庭帝對子女的良苦用心。蘭庭帝或許不算一個絕好愛人,但確實一個好夫君,一個好父親,同時還是一個好君王。
“梓潼,辛苦你了。”蘭庭帝轉頭對皇后說道。
“陛下,何必說這些,能為陛下分憂是我的福氣。”皇后知道蘭庭帝說的是後宮捐贈一事。
後宮妃嬪捐錢,朝臣知道後也不敢不捐,雖然這樣有點不要臉,但歷來金瀾王朝輕徭薄賦,國庫並沒有多少錢,突然南北都出現災情,要全用國庫的錢,西北的糧餉就困難。
“陛下,靠國庫撐過今年,糧餉估計就難了。北邊的匈奴可還虎視眈眈呢。”皇后道,“陛下何不讓人找找沈家,江南沈家萬貫家財,如果他們能夠幫助朝廷賑災,給他們一個恩典也不是不可以。”
蘭庭帝心中一動,也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江南商戶有錢,可就這樣抬舉商人是不是有些……士農工商,古之有之……”
“父皇,我到時覺得可以給那些人一些恩典,比如給他們賜個父皇寫的字,或者允許他們的子孫科舉。”太子說道,“說是商人不許科舉,他們也能借各種名義送子孫科舉,巴結朝臣為他們子孫鋪路。與其讓讓他們用錢財將朝廷秩序弄得一團糟,何不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光明正大的來。而且,他們都是因為父皇恩典才能翻身,進了朝廷就是天然的皇黨。”
“太子說的對,戶部那群人總是卡著我們工部的錢,說戶部窮。乾脆讓那些商戶出生的人去管,他們既然能夠錢生錢,讓戶部有錢也是可以的。”三皇子立馬接道。
“哇,能夠錢生錢,那豈不是下半年的糧餉能夠多一點!當然西北的賑災糧可不能忘了。”五皇子眼睛一亮,立馬為西北撈好處。
五皇子本來在西北跟在吳老將軍手下學習,可這次西北大旱,吳老將軍擔心朝中不重視,就將五皇子趕了回來,就怕朝廷剋扣西北的賑災糧和軍餉。五皇子就是一個混不吝的,回來的當天就跑去戶部鬧,要不是太子搶先出手把他弄走,朝廷參他的文書能夠堆滿正清宮。
六皇子不關心,正百無聊奈地逗蘭嘉懷中的狗。四皇子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和表情都對換一個戶部尚書一事表示贊同。五個兒子都是不省心的,蘭庭帝看來看去竟然只有蘭嘉最省心,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竟然開始詢問蘭嘉的意見。
“父皇是問我?”蘭嘉眨眨眼,不明白這是怎麼就問道自己頭上。
蘭庭帝點頭,“嘉兒也和他們一起聽課,父皇一直覺得嘉兒最聰明,嘉兒說說你的想法。”
蘭嘉眨眨眼,想了一下說道:“我不是很明白朝廷的建制,但士農工商古已有之,要改變很難。不過我覺得農人很苦,工匠很厲害,商人也不應該是低賤的,反倒是很多地主‘讀書人不事生產,沒有頭腦,總愛搖唇鼓舌,自以為是,這樣的人我一點也不喜歡,也不覺得他們應該被人尊重。”
“太傅給我們講過聖人求得社會,可我覺得我金瀾王朝可以有比那個還要好的局面。官員是皇帝治理天下的協助者,將王朝更繁盛而努力。農人事生產,家中豐裕,衣食不愁;匠人重工藝,多做方便所有人的工具,而不是隻為有錢人服務,最後依舊是沒吃沒穿;商人重流通,溝通天下經濟,讓所有人都富起來。”
“所有人都應該識字,不為做官,只是識字明道理。應該有很多醫館,天下醫者應該交流,這樣很多人就不會生病死了。不應該有賤籍,農、匠人、商人只是因為他們選擇不同的職業,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賺錢,和朝堂那些憑著自己的努力當官的沒有什麼不同。”
“父皇,要重海運。金瀾王朝之外的土地很大,上面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資源,還有更多的錢糧。或許,父皇如果覺得人才不夠,還可以用女子,女人的才華並不比男子查,只是被限制在後院中……”
“住口,嘉兒!”皇后突然一聲大喝,喝止蘭嘉繼續說下去。蘭嘉前面的話就已經夠大逆不道了,後面這些簡直就是把自己往火上烤。蘭庭帝的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