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部分

個國家,隆美爾元帥也在北非叱吒風雲,第三帝國達到頂峰,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德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如果不是王漢章力挽狂瀾,德國必定會以失敗告終,因為希特勒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在沒有解決英國之前就對蘇聯宣戰,這使得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甚至是三線作戰的局面。結果蘇聯在斯大林的高壓政策下,頂住了德國的進攻,並於冬天發動反擊。蘇聯雖然打破路德國的陸軍不敗神話,但是不是因為蘇軍比德軍厲害,而是因為蘇聯根本不把士兵的生命當回事,死一個填兩個,死兩個填四個,一直拖到冬天,把德國活活拖死。那時,其他戰場也跟著發生了逆轉,德國開始節節敗退。美國在美洲,遠離歐洲大陸,所以相對安全,要不然也可能早就被希特勒滅了。

雖然德國後來被英法美蘇聯合打敗,但是德國的損失遠在那四國之下。所以二戰期間的軍事力毋庸置疑是最強大的,他們計程車兵素質是最高的,他們的軍官是最聰明的,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是最好的。德國輸掉戰爭,最大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在關鍵時候犯了致命錯誤,希特勒並非沒有戰略天賦,可能他太自大了,用中國話說就是小農意識太強了。如果二戰爆發之時,德國的領導人換成拿破崙,那麼也許我們今天都要說德語了。

關於德國在沒有擊敗英國之前,希特勒就啟動了巴巴羅薩計劃,很多認為希特勒腦殘,當然這也是王漢章在後世的想法。

不過到了這世之後,瞭解了、經歷了、打了二戰之後,王漢章也就不這麼想了,王漢章現在對德國已經頗具瞭解,知道當時的情況,美國一直在暗中積極的支援英國,可以說除了沒有直接宣戰,派大軍進攻,美國人為英國人做了一切,不但支援了大量的飛機,連很多飛行員都是美國人,雖然誰都知道,但是那卻是公開的秘密,而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政府很清楚美國的實力,一戰就吃虧在美國人身上,二戰他們會盡力避免,因此對於美國人的行徑德國人雖然極其的憤怒,但是隻能打掉牙往肚裡吞。

而德國之所以要進攻蘇聯,就是看到因為錯誤的決策,比如戈林的意氣用事等等,致使打敗英國成為了短期內不肯能辦到的事情,而蘇德表面上十分的友好,實際上斯大林跟希特勒同樣是一個極具野心的人,斯大林一直想一統歐洲,而斯大林一直把德國當成他統一歐洲最大的絆腳石。

要問希特勒是怎麼知道的,這個其實很簡單,有鑑於一戰的教訓,就是找了義大利、奧匈帝國、土耳其帝國這樣的垃圾隊友,希特勒一直想給自己找幾個像樣的盟友,英法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世界上絕大多數殖民地都是他們的,德國是要重新瓜分世界,拓展生存空間,因此這兩國自然不會跟德國結盟。

美國的市場本身就極為的龐大,跟英國又有血緣上的關係,加上整個美洲都是他的勢力範圍,因此也算是世界老牌的帝國主義了,英美法絕對是一丘之貉,他們一定會相互幫助打壓新興國家的。

世界上除了英美法之外,有點力量的就剩中日蘇了,中德關係一直比較好,德國在積極的拉攏,日本也是個備胎,不過德國對於日本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甚至有傳言是日本人向加入軸心國,德國人不要,後來日本人賄賂了義大利人,義大利人才把日本人拉了進來,至於義大利人為什麼那麼有面子。

這個話說墨索里尼可是法西斯的創始人,1922年進軍羅馬奪取了義大利的統治權,希特勒一度十分的崇拜墨索里尼,後來在1925年的啤酒吧**就是效仿墨索里尼的,可惜失敗了。

在希特勒上臺很久之前,希特勒看墨索里尼都是仰視的高看一眼,當然二戰開打之後,他就鄙視墨索里尼了,但那個時候日本已經加入了軸心國。

扯遠了,說除了中日之外,希特勒最看重的就是蘇聯了,當年愚昧的沙俄將拿破崙一百多萬遠征軍打的只有幾萬人逃回了法國,一戰中他們雖然總體上跟德國交戰不佔上風,但是德軍也沒有奈他們何。

一戰結束後,兩國關係友好,德國因為經濟不振,海外殖民地全部喪失,因此需要大量的工業原料,英法肯定不會給德國,中美太遠了,因此近在咫尺的蘇聯是最好的選擇。

蘇聯領土龐大,資源豐富,且這個紅色國家受到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排擠,恨不得除之而後快,這成為了合作的基礎。

自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就一直為西方各國所敵視,在經濟上嚴密封鎖,防止任何先進的裝置和技術流向蘇聯。對蘇聯而言,雖然新經濟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它的現代工業仍很落後,不但鋼鐵、電力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