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那他怎麼去回覆織田義信?
“孫大人!您可得幫我想想辦法啊!那日本使者不知道如何,和俞大人結上了交情,讓他寫了一封書信給我。您也知道,俞大人那是我們的老上司,他的面子可不能不給啊!”戚繼光連忙說道。
“這……”孫宏軾為難的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不如顯然那日本使者在市舶司住下,反正如今也是空著。你我再寫書一封,快馬送去給龐大人,讓其來定奪!按照以往的規矩,如果市舶司確定之後,就要依次呈給提督、市舶司的公公及巡按大人過目後,再送往朝廷。如今您身為都督同知既然已經過目,市舶司又已經廢止,理應有巡按大人出面才是。”
聞言,戚繼光想了想後說道,“那就這麼辦吧!不過那日本使者的船上既有大量的財寶貨物,又有5000人的部隊。恐怕短時間內,這裡很難平靜了。”
“哈哈~那就是戚大人您的事情了~可別想麻煩下官我啊!”孫宏軾聞言大笑道。
“你這人啊!”戚繼光笑著搖了搖頭,隨後就和孫宏軾起筆給浙江巡按龐尚鵬寫了一封書信。信中將事情經過詳細的寫了出來,同時標註織田義信不但帶來了大量的金銀貨物,還有5000人的部隊,希望其能速速趕回寧波處理此事。
寫完信後,戚繼光就派人快馬將信給龐尚鵬送去,而自己又返回了港口處。
(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九章:大方的織田義信
希望大家能夠支援正版,因為您的支援,是在下繼續寫下去的動力。順便,如果大家喜歡本書的話,請留下您的足跡,不管是月票、打賞、推薦或者是評論,來者不拒,多多益善。最後,再次多謝所有支援本書的朋友,在下一定會努力寫得更好!
書友群:255648654
正文載入中…………
…………
……
當戚繼光來此將其和寧波知府孫宏軾商討的方案告知織田義信後,織田義信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也只好如此了,就是勞煩戚大人和孫大人兩位了。”
“不麻煩~節下既是俞大人的朋友,下官幫點忙也是理所應當的。只是可惜下官官微言輕,能幫的也只是如此而已了。”戚繼光恭聲說道。
“戚大人客氣了,如果沒有您的幫助,本使如今除了打道回府之外,恐怕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織田義信笑著,隨手拿過桌上的兩個袋子,“這裡百兩銀,分別是請戚大人您和孫大人喝酒的,還望不要推辭啊~”
“這……”戚繼光見狀頓時就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該接還是不接。接吧,萬一被別人發現了,參他一本勾結外國的罪名,那戚繼光可是冤到不能再冤了。而且他壓根也沒幫織田義信做什麼事情,拿了,實在也是受之有愧。
而不接……好吧,別人送上門來的錢又哪有往外推的道理,而且對方壓根也沒求他辦什麼事情,只不過是請他們喝酒而已。
嘛,這裡得稍微說一下明朝的官員俸祿,明朝官員的俸祿制度只朱元璋定下來的。朱元璋此人呢,祖宗八代皆是貧農,小時候也給地主家放過牛,還當過和尚,可以說小半輩子,這位明朝的開國皇帝都在過苦日子。
也因此,這位皇帝就制定了一個看起來似乎很低的俸祿體制。當然了,也不能說低的離譜,最起碼過日子是沒什麼太大問題。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朱元璋同學不但給官員的俸祿低,他自己也同樣很是節儉。
所謂的以身作則就是這樣,皇帝都這樣了,官員們還能說什麼呢?只是話又說回來了,相比起其他朝代來說,明朝的俸祿確實是有些低了。
比如戚繼光同學,從一品的都督同知,月俸只有那麼區區的72石。嗯……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個時代的明朝糧食,一石約為156斤,市價大概一石是半兩銀子。而同時期的日本呢?一石糧食218到234斤,約83貫錢。
而在俸祿方面,戚繼光的年俸不過800多石,而織田義信的麾下,一個足輕大將就有500石了。
當然了,不同國家的物價很難做對比,尤其還是日本這種處於亂世中的國家。但這種比對,多少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那就是明朝大部分的官員,如果光吃俸祿的話,都是非常窮的。
100兩銀子,相對於戚繼光來說,快達到他三個月的俸祿了。而且要知道,戚繼光本來也是一個很會花錢的主。為什麼他比俞大猷晚了那麼多年才從軍,卻這麼快就爬到了和他一樣的位置上呢?自然是因為比俞大猷會做人